當數據成為核心生產要素,如何讓“無形資源”變成“有形資產”?保定競秀區給出了生動答案。保定銀行為企業增信1000萬元、企業憑借數字資產獲得750萬元數據資產質押貸款……這場數據資產“變現”的創新實踐,正是競秀區圍繞“數字保定”深耕數據要素價值化的縮影。
“一辦一院一中心”構建硬支撐
數據資產化,頂層設計是重點。因此,競秀區瞄準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方向,構建“一辦一院一中心”支撐體系,為數據產業鋪就“快車道”。
“一辦”即“數據要素管理辦公室”,像“指揮中樞”般對數據進行匯總、共享與開放,全面梳理出需求清單、能力清單和重點項目清單,打通企業與科研機構的合作通道。通過“黨委引領、專班推進、部門聯動、企業牽引、科研協同”機制,保障數據要素價值化工作有序推進,為數據資產化筑牢“數據底座”。
“一院”即競秀區與市數據局、河北金融學院共建的保定市企服數據要素研究院,提升政策供給效能,深入427家企業調研,建立起“登記確權-價值顯化-流通賦能”的“三階模型”,一步步教企業把數據變成“資產”。
“一中心”即保定市企服數據資產認證登記中心,加速資產價值釋放。今年5月上線運營的保定市企服數據資產認證登記中心,為企業提供登記申請、合規確權、質量評價、價值評估、融資對接及交易的全流程服務,為數據資產的交易和融資提供有力支撐。同時,加強與金融機構合作、在全區10個鄉鎮街道設立數據資產登記服務站,完善數據資產價值體系。
優質服務澆灌數據產業沃土
競秀區立足頂層設計,以系統性改革為牽引,從政務服務、產學研協同、資金激勵、人才引育四大維度精準發力,全力構建數字經濟發展新生態。
政務服務提質增效,企業辦事更省心。推出“競心辦”企業綜合數字化服務平臺,整合多項審批事項和點單服務,幫辦代辦團隊提供全流程服務,讓惠企政策“一站通達”。數據資產服務站積極行動,按照“數據登記→合規評價→資產定價→金融應用”四步法,依托保定市企服數據資產認證登記平臺,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和技術服務商,對企業數據資產評估確權。
產學研協同奏響創新強音。為助力科技創新,2024年7個科技需求項目成功揭榜。其中,中國樂凱與蘇州國家實驗室能源環境材料研究部戰略合作,保變電氣聯合多所高校建實驗室,推動企業主導的產學研合作。
資金激勵精準滴灌,為企業注入強心劑。競秀區對科創企業和創新平臺給予5萬-200萬元獎勵,對創新項目、成果轉化項目給予最高300萬元獎勵,企業相關支出的年度總額超30萬元可獲30%補助。2024年,211家企業獲稅費減免1.93億元。
搭建人才引育“立交橋”。當地出臺多項扶持政策,為37名高層次人才發放燕趙英才A卡,與多所院校合作培養數字經濟人才。發揮“編制周轉池”作用,安排5個全額事業編,專項支持樂凱引進高端人才,為產業發展儲備智力動能。
數據產業多領域突破顯活力
為打造數據資產運營發展高地,競秀區立足全局謀篇布局,緊扣數據要素市場化主線,以資源整合為基礎、資產運營為核心、場景應用為突破,多點發力、協同推進,在數據產業發展中取得階段性成效。
通過國家數據標注基地建設提質升級,新增可信數據空間,依托中國聯通技術優勢構建起數據采集、加工、標注、應用的全產業鏈生態,競秀區成功吸引河北東軟、雄安金相科技等河北省內外優質企業入駐。
數據資產“變現”成效顯著。通過保定市企服數據資產認證登記平臺構建起全流程服務體系,競秀區形成覆蓋數據全生命周期的生態閉環,暢通“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轉化通道,為企業數據價值變現提供有力支撐。
高質量數據集建設成果豐碩。競秀區聚焦行業特色挖掘數據資源,聯合多方力量打造企業授信全周期風控高質量數據集和地理信息高質量數據集,相關特色項目得到穩步推進。
持續深化“數據要素 X”場景融合,智慧治理、產業轉型、文旅消費等多領域場景落地見效、協同發力,數據要素乘數效應不斷釋放,讓城市治理更精準、民生服務更高效。
五維實踐沉淀發展良策
競秀區“數據變黃金”的創新實踐,為數據要素價值化提供了寶貴啟示。其核心在于立足“數據是資源、應用是核心”,通過五大路徑筑牢數據產業發展根基。
提前謀篇布局是首要前提。通過成立專班、建強 “一辦一院一中心”等頂層設計,明確發展方向,為數據產業奠定堅實基礎。
優化服務是關鍵支撐。以“放管服”改革和數字政府建設為抓手,通過“競心辦”等平臺構建優質生態,激發企業發展潛能。
場景驅動是價值釋放的有效路徑。聚焦實際需求推動數據與多領域融合,催生新業態新模式,讓數據從資源轉化為發展動能。
創新驅動是核心競爭力。通過集中攻堅技術難題、深化產學研合作、強化激勵機制,鍛造產業發展內核。
區域協同是格局拓展的必需。融入區域發展大局,構建“內聯外通”合作體系,在數據共享與產業協同中實現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