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北廣袤的黑土地上,新中國的工業脊梁曾在這里鍛造,誕生了一批大國重器企業。眼下,這些老牌國企正積極參與國際競爭,通過“走出去”“走上去”“走進去”全球化戰略,向海外市場要增量,書寫著提升“中國制造”品牌國際影響力的生動實踐。
面向全球市場“走出去”
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和東部省達曼市附近,兩座由哈爾濱電氣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哈電國際)總包的聯合循環電站,正從沙漠中拔地而起。“魯瑪二期和納瑞亞二期兩個項目均采用高效聯合循環技術和現代電網調峰能力設計,建成后將為沙特乃至整個中東地區帶來更加穩定、高效的電力供應。”哈電國際戰略發展部副經理高可介紹道。
墨西哥曼薩尼約三期項目成功實現倒送電、印度尼西亞達來甘項目正式獲頒臨時移交證書……作為隸屬哈電集團的中國大型電力工程總承包和機電成套設備出口龍頭企業,多年來,哈電國際的“朋友圈”不斷擴大,已覆蓋蘇丹、厄瓜多爾、土耳其、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等30余個國家和地區。2022年至2024年,哈電國際利潤水平連續3年增幅超過70%,2024年利潤總額為近8年來最好成績。
阿聯酋哈斯彥電站(受訪者供圖)
自1983年巴基斯坦古杜電廠建設,中國制造的大型發電設備機組首次走出國門,“迄今為止,哈電國際執行境外大型項目約70個,合同金額總計230億美元,總裝機容量近60000兆瓦。”高可說。
據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統計,2024年中國企業新簽約境外電力項目759個,合同額總計672.8億美元,同比增長31%。其中,哈電國際以32.99億美元的業績位列2024年中國企業境外電力項目簽約額排名第5位,海外市場發展勢頭強勁。
而在橫跨赤道的肯尼亞,一趟趟冷鏈物流專列正在鐵路上疾馳,這些專列使用的車型是由中車齊齊哈爾車輛有限公司(簡稱中車齊車)研制的NX70D型冷藏箱運輸平車。在肯尼亞這個熱帶國家,這份穩定的“涼爽”為肯尼亞冷鏈物流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NX70D型車輛配備有雙路獨立供電系統,支持外接發電箱,從而為冷藏集裝箱提供持續穩定的電能。”中車齊車國際業務中心總經理周嬌說,該車的成功研制實現了集中供電技術在鐵路共用平車上的首次應用,具有技術先進、安全可靠等特點。
作為非洲鐵路裝備的關鍵供應商,中車齊車長期致力于為非洲提供各類優質的鐵路貨車產品,至今已向坦桑尼亞、肯尼亞、尼日利亞等11個非洲國家累計出口超過7000輛鐵路貨車,顯著提升了當地鐵路貨運能力。面向全球市場,該公司目前已累計向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鐵路貨車4萬多輛。
依托先進標準“走上去”
攀登技術高峰,樹立先進標桿,是大國重器企業從“走出去”到“走上去”的關鍵躍升。創新是這一步的扎實基底。在外行人眼中外表“粗笨”、缺少光鮮亮麗元素的鐵路貨車,其實創新元素與科技含量并不少。
在中車齊車公司,周嬌指著一款自主研發的ZK1型轉向架介紹,雖然看似不起眼,但轉向架對軸承、側架、制動梁、彈簧減震等每一單獨部件和組搭都有極高要求。這款產品通過了北美鐵路協會(AAR)認證,成為我國首個獲批在北美鐵路運行的鐵路貨車轉向架,中國貨車技術標準體系也成為與美國AAR、歐洲UIC等標準并行的國際標準體系。
印尼萬丹電站(受訪者供圖)
2024年9月,全球首批碳纖維復合材料輕量化重載鐵路貨車在中車齊車下線,對重載鐵路貨運裝備綠色低碳轉型具有重要意義。中車齊車聯合國家能源集團鐵路裝備公司等單位,歷經三年,攻克了復合板材大部件一體化制備等關鍵技術難題。披上新型輕薄高性能“外衣”的鐵路貨車車體自重較同類鋁合金材料車體降低20%以上,自重系數低至0.22,具有更輕更節能、強度更高、環境適應性更強等優勢。
在關鍵技術之外,先進的綜合方案也是幫助中國標準出海的重要推力。“業主或當地政府在選擇施工或技術標準時,其配套成本和行政成本也是影響抉擇的重要因素。”高可說,中國制造業加工水平強,產業種類全,產品質量好,在項目整體配套上具備優勢。
以哈電國際為總承包方的印尼萬丹電站便具備這樣一顆“中國芯”。鍋爐、汽輪機和發電機等主機設備均由哈電集團所屬企業生產供貨,大部分輔機也產自中國,主要參建單位也都是中國企業,進一步推動了產業鏈出海。在最新簽訂的沙特魯瑪二期和納瑞亞二期聯合循環項目中,四大管道、水泵等主要設備大量使用中國產品,土建和安裝作業也分包給中國企業完成,提升了國產設備和國標在國際市場上的參與度和認可度。
融入屬地發展“走進去”
深度參與全球化,符合大國重器企業的長期發展戰略規劃。深耕當地市場,融入當地發展,與當地共建工業能力,有效推動了海外市場拓展。
哈電國際在巴基斯坦必凱電廠長期運維項目中,創新屬地化模式,140人的運維團隊僅2名為中國人,其余為外籍員工。在厄瓜多爾,哈電國際建設的900公里500千伏超高壓輸變電線路,解決了當地南北電輸送問題,為厄瓜多爾當地創造了近2700個工作崗位,培養了一批工程技術人才,帶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中車齊車公司在海外市場探索“五個本地化”,即本地化生產、本地化采購、本地化用工、本地化維保、本地化管理,進一步融入當地。在代表中國標準的蒙內鐵路上,中車齊車不僅提供了奔跑的鐵路貨車,還提供了長期維保服務。多年來,公司先后為蒙內鐵路完成貨車段修、臨修數千輛,完成28000余列貨車列檢作業,培養肯方員工逾百人。今年4月,60余名肯尼亞本土技術骨干接受公司為期30天的專業培訓,提升了肯方人員操作、維保冷藏箱運輸車組的能力。
中國企業“出海”不僅優化基建、帶去技術,往往也是當地文化與生態的保護者。在蘇丹,哈電國際援建學校和幼兒園、修建體育場。蘇丹駐華大使館稱贊這些舉動“為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促進兩國友好合作關系發展做出了有益貢獻”。在阿聯酋哈斯彥電站建設期間,哈電國際將施工區內的數萬株珊瑚移植到安全區,對魚類、瀕危珍稀物種鷹嘴海龜等進行保護,促進了民心相通。
從黑土地啟航,東北大國重器企業在出海過程中“筋骨”愈發強健,成為中國企業競技世界舞臺的重要力量。
刊于《參考消息》2025年7月31日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