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村路從“狹窄泥巴路”到“寬闊水泥路”,道路邊停車隱患從讓人提心吊膽到踏實放心……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開遠市這些民生難題的破解都指向同一把“鑰匙”——開遠市人大常委會街道群眾議事代表制度。
新修建的臥龍邑村通村水泥路(2025年8月5日攝)。
開遠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代表工作委員會主任李海龍道出曾經的困境:大量民情訴求在街道匯聚,但街道無本級人大代表、缺少直接對接民意的平臺,民主決策和監督難以觸及治理末梢。
2024年6月,《開遠市人大常委會街道群眾議事代表制度(試行)》審議通過,臨江社區、朝陽社區、星光社區、靈云村委會成為第一批制度“試驗田”,45名街道群眾議事代表深度參與經濟發展、民生實事決策、管理與監督。
收集的社情民意按事權“分級配送”:街道能解決的限時辦結,需市級統籌的快速上報,全程閉環機制讓訴求從“紙上”落到“地上”。同時,建設1個市級代表之家、8個代表工作站、45個村(社區)代表聯絡室,再加上村級社情民意收集點,讓民主觸角延伸到最基層。
“以前走訪一天摸不清的情況,現在街道群眾議事代表半天就能說透?!睒钒椎澜值廊舜蠊の魅卫盥兜脑挼莱鲋贫取疤嵝А泵艽a:日常走訪工作量減少40%,問題解決效率提升60%。
樂白道街道人大工委在臥龍邑村召開街道群眾代表議事會(2025年8月5日攝)。
效率的背后是一套“既給壓力也給動力”的履職管理機制:對履職效能不佳的街道群眾議事代表給予提醒或勸辭;對表現較好的優先安排參加學習、考察、培訓等活動。
街道群眾議事代表制度讓群眾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F在,臥龍邑村村民見了街道群眾議事代表,總會主動反映問題;靈泉街道星光社區的趙梅林會特意記下樓道燈壞了、垃圾清運不及時等問題,定期反饋給街道群眾議事代表。
截至目前,開遠市共召開街道群眾議事代表會8場次,收集意見建議30件,有效解決26件。(邱美華、李雪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