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江蘇南京江北新區研創園的南京國家集成電路芯火平臺(ICisC),始終堅持黨建引領,緊扣江北新區“三區一平臺”戰略使命,致力于打造“芯火”平臺黨建品牌,以“研產貫通”為主線,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產業服務動能,在公共技術、人才培養、產學研合作、生態建設等方面打造標桿服務,為區域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紅色動能。
黨員攻堅 鍛造“芯服務”
集成電路產業鏈條長、技術門檻高,企業在項目研發、產品創新中會遇到緊急或難以解決的問題。為企業解決共性資源配套和技術難題,降低研發成本,促進技術升級是ICisC的初心和使命。目前,ICisC已為150余家企業提供超25000次技術支持,節約研發投入7億元。
芯片良品率是制約國產芯片市場份額的重要因素,也是把控芯片企業運營成本的關鍵因素。ICisC積極發揮黨員先鋒力量,黨員團隊靠前服務,在常態化與南京起跑線溝通交流中,及時發現其研發GNSS芯片S10所遇問題,并第一時間趕赴企業與技術人員交流制定測試技術服務方案,以“敢為人先”的銳氣打破思維定式,用高效快捷的服務效能,助力了芯片的研發和推廣進程,使得S10成為目前世界上最低功耗的GNSS接收機芯片之一。
數字信號處理芯片工藝要求高,流片渠道不暢。公司從黨員中選派素質高、能力強的同志參與行業黨建工作,做到專職專責、專人專管,確保高質量完成駐點服務,為華創微系統數字信號處理芯片項目研發生產保駕護航,及時為企業提供了關鍵的工藝技術支持,出具適配的技術方案,協助解決了先進工藝芯片投片困難、設計到流片工藝協同性不足等問題,縮短了項目研發到量產的時間,保障了華創微項目的順利交付。
思政根植 培養“芯人才”
“集成電路人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這是ICisC暑期學校實踐課程中的一個主題。ICisC持續著力打造思政課程品牌,圍繞“學員成長發展、突出實踐能力提升”目標舉辦暑期學校。在講授集成電路產業方向內容的同時,平臺黨員同志主動請纓擔任思政課程講師,將思想政治課搬到服務一線,一方面圍繞產業生態發展,并結合自身經歷與學員交流,另一方面聚焦黨建學習與學員分享心得與體會。“走進江北”系列活動,讓學員們了解南京江北新區在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布局和成效,吸引他們來江北新區就業創業,充分激發他們投身集成電路事業的熱情。
把思想政治貫穿于教育教學,ICisC持續探索,與南京郵電大學開展首屆集成電路EDA課程思政研討會,來自全國數十所高校和企業的40余名專家學者參加并展開研討交流。與會學者一致認為,思政課程引領,將繼續踔厲奮發,努力打造適合中國國情的人才培養體系,助力EDA產業蓬勃發展,為中國EDA的生態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聚焦自主可控,ICisC聯合龍芯舉辦龍架構導教培訓班,推動國產自主可控技術人才培養落地見效,讓紅色基因融入人才培養全鏈條。
黨建引領 構建“芯生態”
“南京國家集成電路芯火平臺幫我們找到了合作伙伴和技術途徑!”在南京國家集成電路芯火平臺舉辦的產業鏈黨建活動上,企業黨組織書記介紹道。
ICisC作為江北新區集成電路產業鏈黨組織活動牽頭單位,打造“芯咖啡”產業鏈黨建活動品牌,把行業黨建工作做到平臺上,實現陣地前移、服務下沉,促進鏈上校企、企企對接交流,打造服務交流、人才交流、技術交流、產金對接、產業文化等活動系列120余場。
服務交流聚焦企業需求持續舉辦企業交流會活動,讓企業了解ICisC的服務以便有針對性地為企業提供專業服務解決實際問題,同時促進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服務交流。人才交流聚焦人才培養打造集成電路人才創新會、院長論壇等品牌活動。技術交流匯聚企業技術研發需求、集聚高校科研成果雙向發布,在網站、公眾號上建立企業需求庫和研發成果庫,并持續收集、跟進項目對接。產金對接聚焦企業投融資需求舉辦芯片經濟學大講堂、數據資產等系列活動。產業文化聚焦黨的創新理論、社會通識需求舉辦科普、研學、聯學共建等系列活動。讓 “一杯咖啡” 成為破解產學研壁壘的鑰匙,以黨建引領深化產業鏈協同。
ICisC助推校地共建南信大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學院,聯合南信大特軟學院與江北新區產業鏈黨建鏈上企業博泰車聯網、集萃智能制造等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面向博泰車聯網研發和實習崗位需求開展人才就業合作,定向推薦24人,與集萃智能制造開展卓工培養,技術聯合攻關等共建合作。
ICisC已成為全國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最佳實踐案例”,打造12項全國第一或唯一的服務品牌。未來,ICisC將持續深化黨建引領,以紅色引擎驅動產業生態升級,為打造“芯片之城”,發展新質生產力貢獻更大力量。
(作者:周瀛 南京江北新區產業技術研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