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上世紀末的猇亭區金正小區,是該區最早的一批安置小區,由8棟樓組成,地處猇亭城市中心。受當時建筑技術與條件所限,加上年久失修,墻體斑駁脫落,小區道路坑洼不平,綠化稀少,管線亂竄……
“一下大雨刮風,墻體的涂料都散落地上,要收拾幾天才弄得干凈。夏天荒草堆里蚊蟲滋生……”憶起改造前的狀況,在小區居住20多年的老居民李圣玉說,這些不僅影響城市形象,居民們住得也不舒坦。
居民們的急難愁盼,就是黨委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著力點。2024年開年伊始,猇亭區委、政府決定將這個片區的改造納入創建惠民攻堅解難行動。為保障項目加快建設,猇亭區實施專班負責、統籌推進,成立由區委書記、區長擔任指揮長的城市更新及危舊房改造工作指揮部。
改什么?怎么改?“前前后后我們召開了多次小區黨員會與業主會,傳達文件精神,征求意見。”金正小區所屬的桐嶺新村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馮金玉說,社區黨員干部與志愿者又挨家入戶征求改造意見,小區墻體刷灰白真石漆、規劃增設停車位、安裝新能源充電樁、增設小區路燈……一條條意見被記錄、反饋、采納。
去年5月,金正片區改造工程正式啟動。在改造過程中,居民們積極配合支持,主動拆除亂搭亂建,義務當工程監理……歷時七個月,金正小區煥然一新:墻體換上了灰白色的新裝,小區道路刷黑平整了,管線入地了,路燈增加到30多盞,停車位增加了幾十個,新能源車在小區內可充電了,綠植增加了……
變化的不僅是金正小區,同屬于金正片區的商業三街,進行了雨污分流、弱電下地、道路刷黑、停車位規整、店招整治等綜合改造,沿線環境煥然一新,老街迸發新活力。
“金正片區面積約7.24萬平方米,包含金正小區、商業三街、正大路及周邊部分民房,涉及906戶、3399人。”猇亭區住建局副局長劉湘楚介紹,前期通過城市“體檢”和走訪,征求群眾意見建議,形成金正片區問題清單,共梳理包括老舊小區外立面破損、建筑屋頂漏水、管網排水不暢、強弱電線纜不規整在內的問題11項,然后有針對性地開展方案設計,推動基礎設施有機更新。
金正片區改造共投資約2000萬元,改造外立面2.47萬㎡、屋面0.73萬㎡、地下雨污管網3公里、新建弱電套管3公里、空調機架更換658個、安裝路燈82盞、改造人行道4000㎡、增設活動空間3處、規范停車位219個、更新小區沿街廣告牌匾25塊……這一串數字背后是對民生關切最有力的回應,更是居民生活品質實現顯著提升的真實寫照。每一筆投入、每一項改造,都轉化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感。
變化的不僅是煥然一新的環境,更是居民日益提升的家園意識。大家越來越珍惜改造成果,主動配合并積極參與小區管理;沿街商戶也自覺收起外擺攤位,門前整潔有序,車輛停放規范整齊。一種共建共治共享的新風貌,正在這里悄然形成。
8月26日,記者再次踏訪金正小區,樹木茂盛,綠草如茵,車輛停靠有序,三三兩兩的居民們正聚在長亭里聊天說笑,居民活動室里有人正在翻看報紙……小區長亭邊景觀石上的“金心正韻”四個大字,在秋陽下格外奪目。(記者 劉俊 通訊員 蔡曉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