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陜西靖邊暑氣漸消,經濟活力迸發。從長城路南段集市燈火到統萬城遺址戰舞鼓點,從簽約臺握手到夜空無人機光影……為期20天的“清爽榆林·阜美靖邊”提振消費系列活動,落地簽約資金307.78萬元,實現營業額3494.59萬元,帶動超9000萬元消費。在煙火氣與文化味交織中,政企民攜手,文旅商融合,靖邊不斷探索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清爽榆林·阜美靖邊”提振消費系列活動開幕式現場
簽約落地,田間地頭“結碩果”
借助活動,靖邊本土特色產品成功拓寬市場。8月23日,提振消費系列活動簽約儀式上,17家大型企業與8家線上企業、29家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精準對接,落地總金額307.78萬元。從品類看,各鎮農特產品認購超163萬元,占比53.2%;限額以上商貿企業產品認購144萬元,占比46%。
“這次合作社與采氣二廠簽約,一下訂出2000斤,價格還比市場價高兩毛。”王渠則鎮種植戶馬建軍感觸頗深。截至目前,有200余戶農戶簽約,平均每戶增收超3000元。
不僅要“簽得好”,更要“落得實”。靖邊縣委常委、副縣長王仲飛在簽約儀式上表示,采購企業要按時履約,相關部門要跟蹤督導,供貨方也要把好質量關,杜絕以次充好,力爭長期合作,打響“靖邊品牌”。
多措并舉,百萬客流聚靖邊
羊肉攤前隊伍蜿蜒,新能源汽車展區咨詢不斷,非遺手工藝品攤位人頭攢動……“‘七月會’是咱靖邊老傳統,今年格外熱鬧!”58歲的張阿姨提著剛買的碗饦和肉串笑道。作為靖邊多年的民俗盛會,今年“七月會”與提振消費活動深度聯動,累計人流量超100萬人次,單日最高7萬余人,成為消費市場一大“引擎”。
“免攤位費、免水費、免電費、免衛生費、免停車費”的“五免”政策,吸引各地商戶聚集。縣政府在主街道搭建攤位628個、規劃1245個,引導商鋪規范搭建1500余個,涵蓋小吃、家電、非遺、消費助農、大學生創業等領域。僅“五免”政策就帶動180余家新商戶參加展會。活動期間,各商戶或企業總營業額302萬元,其中食品經營戶215萬元。
為了辦好該活動,多部門“開足馬力”:縣工貿局引入22戶限額以上商貿企業,爭取370萬元市級消費券補貼,帶動消費1500萬元;縣文旅局設18個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農產品展區,讓鎮靖鎮精品蜜瓜、東坑鎮小雜糧直連消費者;縣人社局設就業服務臺,接待咨詢6000余人次,達成就業意向69人,帶崗直播間瀏覽2000余人次,實現“逛會找工作”無縫銜接。
為保障活動有序進行,靖邊組建多部門聯合保障團隊:市場監管局、住建局、交警人員維護秩序并為商戶義務送貨;縣執法局調配500余名環衛工人、54名執法人員及各類設備保障環境整潔;公安、應急等部門開展安全檢查除隱患;現場服務站聯合駐點,及時解訴求,查處12起違規轉租攤位行為。
創新賦能,魅力小城展新顏
“咚!咚!咚!”統萬城路演舞臺上,戰舞鼓點震徹夜空。演員身著鎧甲、手持長戈,在燈光中再現統萬城筑城場景,觀眾仿佛穿越千年置身古戰場。這場沉浸式演出,是靖邊以文化賦能消費的生動體現。
“制作技藝傳了三代,以前只在店里賣,這次文旅局推薦入駐展會,每天能賣200多碗。”“七月會”非遺展區內,老賀羊雜碎傳承人賀師傅忙著盛湯,陣陣香氣引來路人駐足。除美食外,還有剪紙、刺繡、陜北說書等非遺項目亮相,傳統文化在互動中煥發新生。
8月23日至24日,2000架無人機騰空而起,以天為幕、以光為筆,在夜空中繪制出“小河會議”場景、統萬城輪廓、明長城遺址等造型,再現靖邊深厚的歷史脈絡。
“第一次在家鄉看到這么大規模的無人機表演,太震撼了!”市民段先生難掩激動地說,這場光影盛宴,既添科技感,又讓千年文化在現代科技中綻放光彩。現場驚嘆聲、快門聲此起彼伏,不少人舉起手機記錄精彩瞬間。
“我們希望通過科技與藝術結合,展示靖邊歷史文化和城市魅力,也為2025中國無人機競速聯賽靖邊站造勢。”靖邊智能無人系統和通航產業科創中心主任王鑫說。
留住“流量”,融合模式促發展
“文旅+商貿”的融合模式,是靖邊讓“流量”轉“留量”的重要創新:波浪谷景區推出“關注有禮”,400元旅游代金券帶動客流量增加30%;統萬城遺址景區結合演出推出“文化體驗套餐”,游客可參與古城墻拓片、陶藝制作等互動節目。
“白天逛景區體驗文化,晚上去‘七月會’吃美食,行程太充實了。”西安游客王女士說。據了解,活動期間,全縣接待游客63.5萬人次,各景區接待6.76萬人次,星級酒店入住率85%,旅游綜合收入2.76億元。
活動落幕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簽訂長期供貨協議、打造“靖邊優選”品牌、優化商戶服務、固定文旅項目……靖邊著力將短期熱度轉化為長效動能,穩步書寫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段林、白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