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猇亭海匯港,一座高大的紅色鋼架——運輸海纜專用的導纜機矗立長江邊。粗長的超高壓海底電纜(簡稱海纜)宛如游動的長龍從生產車間經專業通道爬上鋼架頂端,然后緩緩降落,有序盤繞疊加在巨型圓形儲纜籠內。這是宜昌起帆交付單筆價值億元海纜產品現場。

猇亭海匯港裝運海纜現場
“截至目前,今年宜昌起帆已生產交付的海纜產品超過5億元,還有祥云島、徐公島等客戶的海纜產品已生產結束即將交付,海纜產品的生產訂單已排到年底。”宜昌起帆電纜生產部部長余君介紹。
此次交付的是山海關海上風電一期、二期500兆瓦平價示范項目220千伏及66千伏海纜。這批產品共8個規格、15根,總長度達60.1千米,總重量達4524噸,總價值1.16億元(其中單根220千伏最長的為11.6千米,重量達1362噸)。這批產品從9月16日開始裝運,預計到9月30日裝運結束后起運,通過專用敷設船以江海聯運的方式運到秦皇島市山海關港區南側海域,交付海上風電項目。

“這是宜昌起帆公司成立以來一次性交付型號規格最多、重量最重、總長度最長的項目產品。”余君介紹,接到客戶正式下單后,公司從4月份就開足馬力生產,到8月中旬生產結束。與普通的中低壓電纜相比,海纜生產對技術要求嚴苛。海纜整條線芯要求是一根連續生產,中間不允許有任何故障出現。比如,要生產30千米長的線芯,在27千米處出現問題了,那整條線芯就廢掉了。在海底土壤中埋深7米以上的海纜一旦需要搶修,打撈費加維修費用特別高。
而超高壓光電復合海纜生產技術要求更加復雜,超高壓海纜生產所需的26毫米絕緣厚度對設備要求極高,國內具備220千伏海纜生產能力的廠家屈指可數。因高標準、高門檻、高風險,海纜被稱為電纜制造“皇冠上的明珠”。
在距碼頭約一公里的起帆電纜廠區,一棟約180米高的建筑引人注目,這是宜昌起帆公司制造海纜最關鍵的生產工序——立塔交聯生產線,主要生產高壓及超高壓絕緣線芯。車間塔高約180米,共23層樓,為宜昌目前最高的立塔式建筑。公司還擁有一系列國內外先進的超高壓海纜、陸纜生產設備及自動化控制設備,建有長約300米的通往長江沿岸碼頭的專用海纜輸運棧道。
目前,宜昌起帆電纜有三條海纜生產線,是湖北省內唯一可以生產大長度海纜的制造企業。公司主營產品為66千伏-500千伏高壓陸上和海底電力電纜,同時具備生產塑料絕緣布電線、35千伏及以下中低壓電力電纜產品等。
宜昌起帆自2020年落戶猇亭來,便展開了海底電纜的生產研發工作。2021年,公司實現了大長度海底電纜從零到一的飛躍,隨著第一批海纜訂單的交付,標志著宜昌起帆電纜正式具備了海底電纜生產的能力。公司持續投入,著力深耕海纜技術,不斷取得突破。去年,實現了單根220千伏海纜連續生產最高可達35千米的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同年共順利交付了總長度約200千米的220千伏及以下海底電纜。目前公司與華能、三峽電力、中廣核、大唐、中能建等大型能源公司建立了深厚的戰略合作關系。
“起帆電纜將持續加大猇亭生產基地的投入,不斷提升高壓海底和陸上電力電纜的生產能力與技術水平,堅持以技術創新驅動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把猇亭基地打造成全國重要的高端電纜生產基地、一流海纜生產基地,力爭在未來幾年實現產值達到100億元。”宜昌起帆電纜宣傳負責人、行政科科長蔣靜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