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圓夜,當千家萬戶圍坐餐桌共享團圓時,武漢科技大學附屬老年病醫院的急診通道里,一場與死神賽跑的生命救援正緊急上演。37歲男子突發腦動脈瘤破裂,瀕臨腦死亡,醫院多學科團隊徹夜奮戰,用七小時手術守住一個家庭的團圓;面對家屬含淚送來的5000元紅包,醫護人員悄悄轉為住院費,用行動詮釋“厚德精醫,仁心仁術”的醫者擔當。
七小時連臺手術,生死時速中的生命守護
9月中秋夜,醫院急診科的120警鈴打破了節日的寧靜。“37歲男性,突發昏迷在家!”接診信息傳來,院長助理、神經重癥團隊負責人胡姍姍帶領團隊第一時間抵達,重癥綠色通道同步開啟。
檢查結果讓所有人揪心:患者中度昏迷,需氣管插管維持呼吸,雙側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頭顱CT顯示廣泛蛛網膜下腔出血合并全腦室出血,CTA提示顱內血管無顯影——這意味著患者已接近腦死亡邊緣,腦動脈瘤破裂引發的危急情況,每拖延一分鐘,生存希望就少一分。

“立即做腦室外引流術,先降顱內壓!”醫療團隊當機立斷。術后,患者瞳孔逐漸回縮,生命體征暫穩。進一步腦血管造影確認,病因是前交通動脈瘤破裂——這個潛伏在腦中的“不定時炸彈”,正是威脅患者生命的元兇。
“必須盡快做介入栓塞,防止再次破裂!”醫院黨委書記、介入診療學科帶頭人譚偉教授親自坐鎮指揮,急診醫學科、神經重癥、麻醉科、ICU、介入導管室、手術室多學科團隊迅速集結。凌晨兩點的介入導管室,無影燈照亮醫護人員專注的臉龐,他們屏息凝神,在毫厘之間操控器械,汗水浸透手術衣也無暇擦拭。
從緊急搶救到介入手術,連續七小時的奮戰后,晨光初現的九點,手術順利結束。患者生命體征逐漸平穩,被轉入ICU繼續監護。走出手術室時,急診醫學科饒重賢主任滿臉倦容,卻難掩欣慰:“我們成功守護了一個家庭的團圓。”
5000元紅包變住院費,醫者仁心暖人心
“是你們救了我丈夫,救了我們這個家!”患者脫離生命危險后,家屬捧著5000元現金找到饒重賢主任,含淚塞到他手中。幾番推辭未果,饒重賢主任與ICU護士長商量后,悄悄將這筆錢送到醫院收費處,全額轉為患者的住院預繳金。

“治病救人是我們的天職,家屬的心意我們懂,但這份信任比任何物質都珍貴。”饒重賢主任的話,道出了醫院醫護人員的共同心聲。據了解,這樣“拒收紅包、轉為費用”的故事,在武漢科技大學附屬老年病醫院并非個例。今年9月以來,醫院已累計收到并上交患者紅包多次,不僅要求醫護人員全額退還,還對相關科室給予雙倍獎勵。
“廉潔不是口號,是刻在骨子里的職業信仰。”醫院院長易文龍表示,醫院始終堅持“讓患者感受到醫者溫度”,既要用精準高效的現代醫學技術救治生命,更要用堅守與擔當維護醫患間的純粹信任。
這個中秋,有人在月光下賞桂飲酒,有人在手術室內與死神搏斗。武漢科技大學附屬老年病醫院的醫護團隊,用七小時的堅守換回一個家庭的完整,用“紅包變住院費”的行動溫暖人心——他們守護的不只是生命,更是人間最珍貴的“團圓”。(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