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記者?王恒志
江蘇南通是全國重要的家紡產業基地,年交易額超過2000億元,全國市場占有率高達60%,但長期以來面臨著設計成本高、知識產權保護難等發展瓶頸。在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眼中,這恰是人工智能與產業深度融合的絕佳落地場景。
雙方攜手在位于南通市通州區的江海智匯園共建數字經濟創新協同中心。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為場景應用創新、模型孵化、國產化適配等提供專業技術支撐,通州區政府、南通高新區提供產業政策扶持、算力券政策、應用場景開放,南通高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負責運營。目前,中心已建成南通首個全國產化技術路線的AI算力中心。
算力筑基、重構版圖。從設計到質檢,一場產業革命正在發生。今年2月,基于創新協同中心的“紡知云”平臺完成南通本地化部署和應用。江蘇紡知云科技有限公司CEO陳旭說:“過去設計師需要幾天完成的工作,現在AI幾分鐘就能完成。成本也從單個設計三四千元降至幾十元以內。我們自主研發的AI智能驗布一體機也即將量產,檢測速度和檢出率都將有提高。”
始于家紡,不止于家紡。南通高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軍說:“我們一期主要以家紡行業為突破口開拓業務,預計賦能四五千家中小企業,未來向船舶海工、現代建筑產業這兩個南通的優勢產業發展,讓數據要素流通成為產業升級的新引擎。”
8月,南通高新區“AI+”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圓滿收官。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創新協同中心的磁吸效應開始顯現。通州區委副書記、南通高新區黨工委常務副書記吳冰冰說:“我們已經做好從政策、人才到資金的全面準備,牢牢把握‘AI賦能產業、創新驅動轉型’的發展路徑,以算力筑基、用場景破題、靠生態聚力,讓更多‘金點子’變成‘金產業’,讓更多好項目扎根好地方,全力構筑長三角數字經濟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