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開遠市聚焦“家庭教育小切口”,以家長及孩子的需求為發力點,不斷深度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資源,用一堂堂生動的鄉村“家長夜校”小課堂,全面推動鄉村文明實踐活動拓展提質,讓“家長與孩子共成長”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碑格鄉鄉村“家長夜校”精品課現場(資料圖)。
“孩子不愛和家里交流怎么辦?”“寫作業拖沓如何管?”在靈泉街道三臺鋪村委會綠塘子活動室,在老人們急切又認真的發問中,一場主題為“護苗‘童心’,愛伴‘童行’——爺爺奶奶的智慧引導”的家長夜校活動拉開帷幕。
聚焦“如何做一名合格家長”這一主題,老師以一個個具體的生活場景為切入點,為這群隔代家長提供科學有效的建議。
針對農村家庭教育中最關心、最期盼的痛點難點問題,開遠市因地制宜抓實四個結合:長短結合、鄉校結合、大小結合、線上線下結合,全覆蓋開展鄉村“家長夜?!蔽拿鲗嵺`活動。

非遺研學工坊(資料圖)。
7個鄉鎮(街道)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為核心樞紐,建立掛包聯系服務機制和現場觀摩調度機制,創新“1+N”模式,聯動轄區內學校多功能室、農家書屋知識角、黨群服務中心活動廳等各類場所,打造“15分鐘文明實踐服務圈”,邀請全市司法調解員、社區民警、心理咨詢師、非遺傳承人等各領域專業人員,組建19支“家校共育導師團”,構建“地域廣、資源足”家庭教育服務矩陣。
夜校辦得好不好,群眾口中說了算。為了摸清家長的真實需求,讓每場活動的主題都足夠“對味”,開遠市委文明辦分別掛聯7個鄉鎮(街道),幫助協調解決存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挖掘提煉特色亮點,形成可學可推的開遠品牌,同時結合農家書屋使用、基層理論宣講等重點工作,開展現場觀摩調度,取長補短、解決問題,不斷推動鄉村“家長夜?!蔽拿鲗嵺`活動工作提質增效、惠及群眾。

鄉村“家長夜?!遍_學第一課表演節目《包公審理現代案》(資料圖)。
鄉村“家長夜校”主動融入“開學第一課”“光明影院”等實踐活動,截至目前,開展活動400余場,覆蓋家長1.2萬余人次,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文化服務。(李雪瓊、楊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