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立足自身優勢,制定最美旅游城市十大提升行動、旅居西雙版納景洪新樣板等規劃方案,明確最美旅游城市和國內外知名旅居目的地目標定位,著力打造“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的幸福康養旅居目的地。

記者10月16日走進地處景洪市主城區的綠城·春江明月小區,被優美的環境和濃厚的文化氛圍所吸引。在這個以旅居為主要目標人群的小區里,業主食堂、圖書館、兒童樂園、中庭下沉式廣場、無邊溢水泳池、鄰里茶緣茶藝空間、健身空間、藝術長廊、羽毛球場等40余個戶內外主題空間區一應俱全。
“我們在開發項目時就將小區定義為有趣味的生活、有追求的空間、有人性的細節、有同好的社群、有價值的個體、有自覺的家庭的‘六有社區。’”小區的開發項目負責人介紹說,目前整個項目已成功售出商品房1313套,在售樓盤均為現房,100%實現實景交付。為打造“引領版納高質量人居生活”品牌,小區還引入北大醫療、非遺趙氏正脊、靜康堂、瀾之堂理療館等業態為老齡業主提供專業服務。并建立起太極、合唱、走秀、形體等16個社群,營造社區和業主之間、業主與業主之間的共創鏈接,共建、共治、共享“春江明月式生活”。
“下樓就是健身房、游泳池、乒乓球室、圖書館等豐富的生活空間,小區除了配套設施非常豐富外,每周都舉辦明月市集,還有豐富的社群活動,旅居生活品質非常高。”來自北京的旅居業主王先生對記者說,他在這個小區購買了兩套房子,一套自住,另一套租出去后,每年都有可觀的收益。
據悉,目前已購房入住該小區的業主,置業目的大多是養老,其次是度假及投資。主要來自北京、上海、杭州、成都、河北和東三省,長久定居的也不乏退休院士、海外投資家、大學教授等高知人群。

“近年來,我們一直牢固樹立‘品質為王’理念,定期分析市場形勢,推動住房供給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西雙版納州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細化落實基礎型、提升型、完善型旅居康養小區高標準建設三級標準體系,以開發出的候鳥型、療養型、雨林型等特色產品,能夠滿足多樣化旅居需求。這類在設計、建設、運營及服務全生命周期均踐行“好房子”理念的旅居地產,由于配套設施齊全,便民服務措施到位,現房均價保持在1萬元/㎡以上,主力戶型月租金2000—3000元,優質房源市場認可度一直持續攀升。
據介紹,隨著旅居建設的進度加快,景洪市通過細化景洪市康養小區建設、“和和美美一家人”多民族群眾互嵌式社區建設、旅游民宿經營管理等政策措施,多點發力推動旅居產業的發展。
晟欣地產公司在雨林華庭項目建設中,將企業發展融入區域經濟大局,通過“建設-運營-服務”全鏈條創造就業崗位,帶動本地居民就業,激活配套服務業發展。積極參與“最美旅游城市提升行動”,探索“企業+社區+居民”合作模式,助力基礎設施改造,形成良性經濟循環。精準匹配全生命周期需求的康養旅居主題項目,不僅實現了“交房即交證”,還在小區內構建起了社區衛生站、業主餐廳、健身房、兒童游樂場、農莊田園等泛會所空間。打造“千田薈”社群平臺,讓住戶通過茶會、徒步、瑜伽、書畫、攝影等活動促進鄰里關系,與當地推動的“候鳥社團”、構建“15分鐘生活圈”的社區溫度實現同頻共振。

“在西雙版納的旅居生活,讓我體驗到了一種更健康、更豐盈的生命狀態。”來自山西晉中的楊先生夫婦對記者說,他們退休后在雨林華庭一期購置了一套面積65平方米的住房,入住以來不僅對這里優美的環境十分滿意,還享受到了專業的健康管理、中醫理療、養生膳食等全方位康養服務。
在加快城市硬件設施提檔升級的同時,西雙版納還以“好服務”保障為支撐,不斷豐富旅居服務新空間。堅持專班運作保障旅居產業健康發展,健全專項服務機制,推出“投資額不達25%的項目業主以不動產預告登記方式轉讓土地使用權”政策,有效盤活土地資源;推行投資項目審批“全流程跟蹤”,建筑許可證辦理時限壓縮至6.79個工作日,1—7月實現房地產開發投資66.74億元,同比增長15.5%;成交新建商品房13141套(同比增長2.3%)、銷售面積100.4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有力支撐全州房地產開發投資總量、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總額3項指標位列全省第二,有效帶動關聯指標實現“樣樣好”。
據統計,西雙版納通過“線上”策劃推出“交換冬天”康養旅居等特色品牌,線下組建政企聯動工作組赴黑吉遼冀川等重點城市駐點開展宣傳推介,開展“五天四夜免餐飲、住宿、景區門票‘購房游’體驗”“現場繳納1000元購房意向金抵扣1萬元購房款”等促銷活動,今年1—7月吸引了3974萬人次“游景洪”、同比增長7.8%。目前新建住宅省外購房已成交8322套、面積達63.15萬平方米。
云南日報-云新聞記者:戴振華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