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記者 李坤晉
半月談記者走進義烏全球數貿中心,路過一家飾品店,看到店鋪門口電子屏上,一位女士正在用多種語言講解商品。詢問后才發現,原來這是AI生成的數字人,商家只需提供文案,幾分鐘就可以生成多語種視頻,服務全球客商。
10月14日,全球數貿中心正式開業運營。如今的義烏,早已超越人們對傳統小商品市場的認知,這座“世界超市”正以科技為引擎,構建商貿流通的智慧圖景。
線下數字人輔助銷售,線上跨境直播間連接全球。“目前,我們店鋪有30%的訂單來自跨境電商平臺直播,這一比例還在上漲。”原創設計師品牌亦莎珠寶總經理孫靈娟說,店內為外國客商提供直播空間與設備,外國客商、網紅主播來到這里直接帶貨,得到本土市場的第一手反饋,拿貨更精準,下單更快。
全球數貿中心的3700多家新商戶靠著穩定的跨境網絡,與全球客商實時溝通、洽談生意。順暢的直播體驗得益于全球數貿中心打下的“數字基底”。據介紹,這里部署了5G-A網絡,速率較普通5G提高10倍以上,引入F5G、Wi-Fi 7等通訊技術,實現萬兆光纖到商位及市場全域無線覆蓋。
同時,AI大模型應用正滲透到義烏商貿鏈條的各個環節。買家在對話框中提需求,“AI導購”精準推送商貿城中合適的店鋪;商家的數字名片內置介紹視頻,通過AI翻譯轉換成多語種;飾品店用AI輔助產品設計,一個月上新產品從200余款增加到600至800款……這些功能都集成在“世界義烏”App上。該App由商城集團攜手阿里巴巴開發,上線后推廣給商家免費使用,一年來已覆蓋義烏小商品城70%的商家。
在新一輪的“劃行規市”中,全球數貿中心聚焦于時尚美妝、嬰童用品、智能科技等八大行業,匯集細分市場精品,拓展新興行業賽道,回應全球市場需求。
半月談記者來到全球數貿中心三層,看到琳瑯滿目的科技產品,無人機、智能眼鏡、機器人等應有盡有。“我們以前是制造型工廠,業務推廣主要依靠業務員到客戶現場推銷。”啟慧機器人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張森說,“來到數貿中心,在網上打開了一個端口,同時打開了國際市場。”
從最初的馬路市場到如今的全球數貿中心,義烏市場40多年間歷經六次遷址、十三次擴建、五代升級,生意版圖從“買賣全國”拓展至“買賣全球”。
專業貿易綜合服務平臺Chinagoods將實體商位與線上店鋪深度綁定,推動“線下體驗、線上下單、全球發貨”成為常態;“義支付”提供多幣種的跨境收付款服務,保障交易安全,讓貨款出得去、回得來;義烏大力推動數字物流平臺建設與倉儲物流資源整合,實現云倉協同、全鏈可視、智能調度,為中小企業提供高效出海服務。
義烏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義烏進出口總值達6312.0億元,同比增長26.3%。義烏市委書記葉幫銳表示,義烏依托數字市場、數字物流、數字金融平臺以及國際化戰略,始終屹立于外貿前沿,在貿易摩擦帶來外部挑戰下,仍保持高速增長。(參與采寫:田甜、劉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