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載歲月流轉,《白毛女》始終是穿越時空的精神號角,鑄就了中國民族歌劇的不朽豐碑。作為我國民族歌劇的開山之作,它在烽火年代承擔起宣傳與鼓舞的使命,樹立起一座精神旗幟與藝術坐標,奠定了中國民族歌劇的發展根基。
2025年,民族歌劇《白毛女》迎來延安首演80周年,同時也是沈陽音樂學院民族聲樂系建系40周年。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上,沈陽音樂學院作為全國首個復排《白毛女》的音樂學院,從年初起便將此項目列入學院“雙一流”建設重點項目。這既是一項教學創作實踐,更是一場文化傳承與精神接力。
歷史溯源:魯藝薪火 代代相傳


1945 年,《白毛女》在延安演出劇照
《白毛女》誕生于1945年的延安。作品以“舊社會把人逼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為主題,揭示了人民命運與國家命運的共鳴,用歌聲唱出了翻身的信念,唱出了民族的覺醒。劇中《北風吹》《扎紅頭繩》《恨是高山仇是海》等經典唱段,朗朗上口、情感真摯,深受群眾喜愛、傳唱度高,是中國歌劇史上的經典之作。

1984年,著名表演藝術家、歌唱家郭蘭英應邀來院指導(圖為郭蘭英指導排練歌劇《白毛女》)
被譽為“人民藝術家”的郭蘭英老師曾來到沈陽音樂學院指導排練民族歌劇《白毛女》。郭蘭英老師成功塑造了“喜兒”這一經典舞臺藝術形象。在排練現場,她為師生親自示范動作和唱腔,從情感表達至肢體語言運用都進行了細致指導,將自己多年來對民族歌劇《白毛女》的深刻理解和表演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師生們。
70年后的2015年,中國歌劇舞劇院推出了新版《白毛女》。新版秉承“守本創新”的理念,在保留原作精神的同時融入現代舞臺美學,使經典在新時代煥發新光。它不僅承載著藝術價值,更蘊含著深遠的歷史意義。今天,沈陽音樂學院接過這面旗幟,不僅是在復排一部歌劇,更是在以行動弘揚魯藝精神。

近日,沈陽音樂學院院長田彥受邀參加了中國歌劇研究會在延安市舉行的“紀念民族歌劇《白毛女》首演 80 周年系列活動 ”。其間,參加了中國歌劇研究會第四屆理事會第四次常務理事會,并在新時代中國歌劇發展座談會上作了發言。在發言中,田彥強調,作為魯藝血脈最直接的延續者,沈陽音樂學院自建校以來始終秉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教學與創作中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魯藝精神。此次復排《白毛女》,正是在這一文化血脈與精神傳承的基礎上進行的再創造。重排經典,既是對魯藝精神的致敬,更是對紅色傳統的賡續與發展。正是在這樣的文化延續中,沈陽音樂學院以實際行動讓魯藝薪火在新時代重新煥發生機。
時代價值:文脈相連 致敬經典
沈陽音樂學院與中國歌劇舞劇院同根同源,皆承自延安魯藝的精神與藝術傳統。本次復排劇目采用中國歌劇舞劇院2015版民族歌劇《白毛女》,并得到中國歌劇舞劇院的鼎力支持。劇院派出專業團隊,全方位參與此次復排的幫扶與指導工作,共同打造出具有高藝術水準與教學價值的復排版本。此次合作是院團與院校之間“大手牽小手”的典型范例,不僅是專業力量的下沉,也是教育資源的共享,更是一次深度融合與共同成長。
此次復排獲得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的正式授權,由2015版《白毛女》導演朱亞林擔任導演。演員陣容由學院民族聲樂系與聲樂歌劇系師生共同組成,設置教師組與學生組兩個版本,實現專業教學與舞臺實踐的深度融合。演出定于12月3日至4日在沈陽盛京大劇院舉行,將特邀2015版《白毛女》指揮劉鳳德先生執棒,沈陽音樂學院北方交響樂團擔任演奏,陣容強大。
此次復排不僅是一次經典傳承,更是一次精神傳承與教育實踐的結合。它貫通了延安魯藝與新時代音樂教育的血脈,展現了院團與院校協同育人的新格局。演出結束后,學院還將舉辦專題研討會,從學術與藝術兩個維度探討經典的當代價值,為經典歌劇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積累寶貴經驗。
現實意義:培根鑄魂 時代新聲
從延安窯洞到沈音舞臺,這條藝術之路貫穿幾代人的理想。沈音人在用當代青年的聲音,讓經典煥發新的力量。此次復排是學院教學改革的生動實踐,在此過程中,教師們積極總結創作與教學經驗,從音樂結構、表演風格、舞臺語匯到文化語境進行了多維思考,把舞臺成果轉化為教學案例與研究素材;學生們完成了從臺詞、唱段到整體表演的綜合訓練,真正實現了“以演促教、以教促研”的良性循環。同時,復排《白毛女》也為學院的學術探索提供了新的契機,學院鼓勵青年教師與研究生開展評論,從藝術史、文化傳承、表演實踐等角度探討紅色歌劇的當代表達,形成以創作為依托、以研究為支撐的學術氛圍。
學院也將以此為契機,將紅色經典融入育人體系,使之成為一堂鮮活的“大思政課”,并通過教學實踐、課堂討論與師生共創等方式,深入研究《白毛女》及其他紅色作品,將復排過程中積累的經驗用于后續教學改革與舞臺創作中,使傳承經典成為沈音藝術教育中一條鮮明主線,成為培養學生藝術素養與家國情懷的重要途徑。同時,將紅色藝術教育深度融入“雙一流”建設中,實現學科建設、人才培養與社會服務的有機統一,讓紅色文藝成為沈音辦學的底色與靈魂,用行動傳承魯藝精神,用藝術點亮信仰之光。
八十年前,《白毛女》喚起了民族覺醒的吶喊;八十年后,沈陽音樂學院用青年之聲,讓這部紅色經典再度煥發生命光彩。沈音人將以魯藝精神為根,以時代使命為魂,用藝術培根鑄魂,用經典啟迪未來,讓《白毛女》的旋律化作新時代中國文藝的回響,在中國大地上久久傳唱,在傳承魯藝精神、推動中國民族歌劇繁榮發展的道路上,持續貢獻沈音力量!

12月3日至4日,由沈陽音樂學院演出,中國歌劇舞劇院支持的民族歌劇《白毛女》將在盛京大劇院拉開帷幕;
12月5日,沈陽音樂學院將舉辦專題研討會,深入探討經典歌劇的藝術價值與時代意義。
更多精彩內容將持續放送,敬請期待!
文 / 沈陽音樂學院民族聲樂系、黨委宣傳部
圖 / 沈陽音樂學院校史館、中國歌劇舞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