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傳統文化教育研究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在湖北大學召開。大會以“傳承荊楚文脈、創新教育實踐”為核心主題,嚴格遵循法定程序,完成換屆選舉,產生新一屆理事會及領導機構,并圍繞“深化傳統文化教育、賦能湖北文化強省建設”開展專題學習。湖北大學相關領導、省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局及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負責人,與全省120余名會員代表齊聚一堂,共商傳統文化教育發展大計。
開幕式上,全體代表肅立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湖北大學領導在致辭中強調,研究會作為荊楚傳統文化教育研究的核心平臺,未來將持續深化校會協同,為文化傳承創新注入強勁教育動能。省社科聯、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分別從規范社會組織建設、強化前沿學術引領等維度提出指導意見,省內外多家文化機構發來賀詞賀電,充分彰顯了對湖北傳統文化教育工作的廣泛關注與高度認可。
新當選會長江暢教授在表態發言中明確,研究會將緊緊錨定“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的全省中心任務,主動把傳統文化的研究、教育與傳承工作深度融入其中,深入挖掘荊楚文化的時代價值,為提升湖北文化軟實力、服務全省發展戰略貢獻智慧力量,以換屆為新起點扛牢文化傳承使命,推動研究會工作再上新臺階。
上一屆理事會在江暢會長帶領下,深耕荊楚文化沃土,不僅系統整理了炎帝神農傳說、曾侯乙編鐘技藝等珍貴文化遺產,更創新推出“編鐘樂舞進校園”“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荊楚文化數字課堂”等特色品牌項目,聯合省、市博物館培育“小小講解員”隊伍,讓世界記憶遺產真正“活”起來、“傳”下去,為湖北文化強省建設筑牢了基礎教育根基。
大會特別設置專題學習環節,教育部長江學者、湖北大學資深教授江暢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推進傳統文化教育創新發展”為題作主旨報告。報告緊扣“傳統與現代融合”核心命題,結合湖北文化產業發展實際,從內容創新、形式載體、協同機制三大維度提出突破路徑,為新一屆理事會工作提供了堅實理論支撐。
新當選理事會領導班子明確,將全面落實會議部署,重點推進三項關鍵工作:一是組建荊楚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專家庫,計劃于明年推出《長江文化青少年傳承系列讀本》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五進活動”等特色成果;二是升級“荊楚文化數字課堂”平臺,實現全省200所中小學全覆蓋,打造沉浸式、互動式學習場景;三是聯動市州文旅、教育部門,掛牌建立10個“傳統文化教育實踐基地”,推動“紅色文藝輕騎兵”惠民活動與文化教育深度融合。
此次大會的成功召開,標志著湖北省傳統文化教育研究會正式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新一屆理事會將以“傳承荊楚文脈、培育時代新人”為己任,持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湖北建設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增強全社會文化自信,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篇章注入強勁文化動能。(周海春 陳迪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