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寧10月12日電(岑秀杯、盤京)近期,廣西德保縣接連遭受臺風影響,造成全縣范圍內嚴重內澇、山體滑坡等災害。對此,德保縣堅持“黨委統領、政府主責、干群聯動”機制,一邊緊急組織群眾轉移,一邊快速推進災后重建,全力推進生產生活恢復。
面對災情,德保縣委、縣政府及時啟動應急響應,制定“搶險—安置—重建”機制。縣領導分片包干進駐受災鄉鎮,現場辦公解決難題;應急、交通、電力等部門組建專項隊伍,實行“掛圖作戰”。全縣集結大批應急和電力搶修力量,調撥充足生活物資保障群眾需求;針對道路塌方、橋梁毀斷等困難,應急突擊隊24小時輪班,第一時間搶通全部主要干道,打通重建“生命通道”。

干部群眾合力清理淤泥 。

群眾趁著晴天搶收稻谷。
黨員干部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下沉一線,化身“抗災網格員”,逐戶摸排情況、傳遞信息。在此基礎上,全縣3000余名黨員整合為20余支抗災服務隊,分赴各鄉鎮重災區,扎實開展“三清三幫”行動:頂著風雨清理道路淤泥與生活垃圾,保障交通暢通;細致排查山體、危房等安全隱患,設置警示標識;耐心幫助老弱群體轉移至臨時安置點,上門為受災家庭修繕漏雨房屋,還聯合農技人員指導農戶補種作物、修復大棚,助力農業復產,讓黨旗在抗災一線高高飄揚。
在各鄉鎮,大家自發組建救援小組,沒有統一指令卻分工明確,有的負責鄰里幫工,幫受災群眾搬運家具、清理積水,有的專注物資互濟,用樸素的行動傳遞溫暖。同時,社會各界共同搭建起捐贈“綠色通道”,打破地域與流程壁壘,百色市紅十字會、慈善總會快速撥付善款和應急物資,為抗災提供專業支持;企業及愛心人士也紛紛慷慨解囊,捐贈大米、飲用水、餅干、方便面等生活物資,讓受災群眾在困境中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關懷。
目前,德保縣轉移群眾已全部妥善安置,受損道路、電力通訊實現“全恢復”,大部分受災農田得以恢復生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