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記者
作為村民委員會下設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村民小組是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關鍵所在。廣東省清遠市激活“神經末梢”,引導支持村民小組長解決群眾身邊一件件微小實事,托起群眾“穩穩的幸福”。
產業發展興了
“作為村民小組長,為民服務是基礎,帶頭搞好村集體經濟、帶領村民致富是關鍵。”清城區石角鎮七星村宋屋村村民小組長宋偉道出了眾多村民小組長的心聲。宋偉帶頭盤活村中閑置廠房、撂荒耕地等資源,成功引進電子產品包裝、紙箱制造等項目,每年為村集體增加約50萬元收入。
為夯實鄉村振興基礎,清遠建立健全支持村民小組長干事機制,因地制宜指導打造西牛麻竹筍產業鏈黨委等44個產業項目黨組織,選派28名產業發展帶頭人幫助指導村民小組長謀發展,并每年組織萬名村民小組長進黨校“充電提能”。
同時,清遠引導村民小組穩步推進土地流轉和整治,并立足本地資源稟賦,充分挖掘清遠雞、英紅茶、絲苗米產業資源及優勢,做精做細土特產文章,2024年農民人均收入23514元,同比增長6.4%。

清遠市陽山縣大崀鎮松林村村民小組長組織部分村民開展議事協商
村莊環境好了
清遠市發揮村民小組長“村莊清潔指揮長”作用,設立村莊清潔日,村民小組長、黨員等帶頭開展鄉村風貌整治提升,引導群眾常態化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并籌資籌勞參與農房微改造,讓村民看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
此外,清遠市還同步建立健全利益分成激勵機制,按程序將“誰種植、誰管護、誰受益”原則納入村規民約,發動村民自覺開展植樹綠化,近兩年共植樹309萬余株。

清遠市陽山縣大崀鎮松林村村民小組長組織部分村民開展議事協商
鄰里矛盾少了
“我們小組雖然只有204人,但宅基地糾紛、土地流轉矛盾、家庭瑣事扯皮時有發生。”連南瑤族自治縣大坪鎮大坪村18組組長房面后二貴說,“擔任小組長后,我常跟著村‘兩委’干部挨家挨戶嘮家常,能當場調解的絕不拖延。現在大家笑臉多了,村莊氛圍也更和諧了。”
聚焦鄉村和諧安寧目標,清遠市委組織部向矛盾復雜的村選派平安駐村“第一書記”,指導村民小組長“一村一策”精準推動矛盾隱患化解,常態化推行“平安夜話”“村委會拉家常”等工作機制,及時上報、主動化解,增進鄰里和睦。
截至目前,清遠市共劃分網格6913個,配備網格員約1.4萬人,信息員約13.7萬人,網格化管理實現100%全覆蓋,處理網格事件辦結率達99%以上。
鄉親合力強了
“起初是我們村的村民小組長劉雄輝聯系我,說我在外面闖蕩多年,也有些資源,問我愿不愿意回鄉創業。”談起回鄉創業的經歷,佛岡縣龍山鎮關前村村民莫志光說,“于是我回村創辦了一個玩具加工廠,帶動30多個村民就業增收,還幫助5個家庭脫貧,看到鄉親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我和劉組長都覺得很欣慰。”
清遠市推進實施“雁歸計劃”,引導村民小組長聯系本村在外村民,收集分析、協調解決他們返鄉發展面臨的現實問題和合理的服務需求,讓外出拼搏的鄉親暖心、放心,愿意關心、支持家鄉發展,加快形成干部群眾齊上陣的熱情和干勁。
今年以來,全市1.8 萬名村民小組長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解決各類事項近3萬件。
編輯:原碧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