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記者 周盛盛
互助土族自治縣位于青海省海東市,擁有豐富的光照資源。近年來,這個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的小縣城大力發展分布式光伏,一排排光伏板如同一張張“陽光存折”,在提升群眾收益的同時,也成為推動當地鄉村振興和綠色發展的重要引擎。
陽光收益,精準落袋
互助縣西山鄉東山村地處青藏高原東部,這里山大溝深、交通不便。全村306戶1200人,其中脫貧戶就有91戶。長期以來,村里以傳統種植養殖業為主,利潤微薄,一半以上勞動力不得不外出務工。如何讓村集體和村民的腰包鼓起來,是縈繞在東山村黨支部書記王國鋒心頭最大的事。

西山鄉的分布式光伏 周海軍 攝
幾年前,王國鋒曾想過帶領村民做服裝、編織品加工,但缺銷路、少場地,想法一個個落了空。轉機出現在2021年,東山村成為西山鄉首個分布式光伏試點村,投入近20萬元建設了44.1千瓦的屋頂光伏發電項目。按照“發電自用、余電上網”模式,光伏板優先保障村里的日常用電,多余電量并網出售。
“每年單這一項收入就超2萬元,加上2018年起國家投建的光伏扶貧項目,每年平均還有24萬元的分紅。”王國鋒笑著說,光伏板不占耕地,幾乎不用維護,成了穩賺不賠的“陽光存折”。
這份“陽光紅利”不僅惠及村集體,也照進普通農戶家。在西山鄉劉家溝村,40歲的雷萬鴻除了侍弄家里的23畝地,還從村民手里流轉來17畝,種植小麥、土豆、蠶豆等農作物,去年地里收入10萬多元。
日子越過越好,但是看著隔壁村光伏板曬著太陽就能賺錢,雷萬鴻也動了心。去年,他給家里閑置屋頂裝上光伏板,一年下來分紅超4000元。“太陽出來就發電,每度電都能變成錢。”雷萬鴻也笑著說,“太陽越足,日子就越有盼頭。”
青山腳下,綠電涌動
從西山鄉出發,沿著蜿蜒山路行駛50公里,就到了五十鎮班彥村。村口,一座“光儲充”一體化停車場格外醒目。互助縣光照條件良好,每年陽光可利用小時數達1400小時,但由于儲能條件不足,班彥村發展綠電一直面臨短板。
班彥,在土族語中意思是“富裕幸福的地方”。而在之前,村民們居住在沙溝山山頂,那是青藏高原淺山地區,冬季氣候高寒,夏季光照強烈,耕地十年九旱。
2016年,班彥村五社、六社被列入易地扶貧搬遷規劃,住在大山里的村民從山頂搬到了7公里外的山腳下。搬遷后,當地把目光聚焦于太陽能,村民家的屋頂上、豬圈邊、山坡上,便架起了一座座光伏板。2017年,班彥村2兆瓦分布式光伏扶貧項目開始并網發電。
“光伏板裝上后,一年給我們家家戶戶分紅2500元,這相當于我們在山上種10畝地的收入。”班彥村村民呂有榮說。
在發展分布式光伏之余,班彥村還成為青海首個“零碳鄉村”。班彥村村委會主任余七十三介紹,班彥村常年開展植樹造林,目前共有樟子松、云杉等樹木近29萬株,可全年不間斷吸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同時,班彥村實現全村天然氣入戶,電熱炕代替了原本燒麥草、秸稈的土炕,有效減少碳排放量。
2024年,北京綠色交易所評估結果顯示,班彥村地理邊界內年度碳排放總量小于零,實現了碳中和。班彥村由此成為全省首個由權威機構認證的碳中和達標“零碳鄉村”。
“班彥村的分布式光伏年發電量達150萬度,相當于每年節約標準煤約46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200噸。”班彥村“零碳”項目相關負責人金立見本介紹,班彥村正探索一條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發展新路。
溫暖賬單,惠及民生
“我們村投資70萬元搞分布式光伏,一年分紅就有7萬多元,效益實實在在。”西山鄉劉家溝村黨支部書記吳智中說,有了這筆錢,村里不僅能壯大集體經濟,還能給公益崗位發工資,修水渠、鋪村道等村民盼了多年的實事也正在籌劃實施中。

西山鄉劉家溝村的分布式光伏 吳智中 攝
在互助縣,像劉家溝村這樣靠光伏受益的村子還有很多。以西山鄉為例,2021年以來,全鄉17個村整合各類資金,累計投入超千萬元,在屋頂建起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西山鄉黨委組織委員夏露介紹,全鄉光伏發電項目今年預計總收入超90萬元。
“以前村里想辦點實事,總愁沒錢。”西山鄉黨委書記席金蓮花說,“現在有了分布式光伏收益,村里就能在民生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入更多資金。”
半月談記者了解到,互助縣將光伏收益主要用于民生改善。對班彥村村民來說,易地搬遷以來生活方面最大的便利,就是有了干凈整潔的廁所。此外,他們參與鄉村環境衛生治理、治安巡邏、糾紛調解,還能拿到補貼。
在建設“零碳村”過程中,班彥村投資200余萬元建設“光儲污水處理”一體化示范項目。金立見本介紹,村里在污水處理站旁邊建設了光儲電站,通過“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部分發電量可以供給污水處理站自用,剩余電量上網,產生的收益用作后期維護成本。“以前家里是旱廁,又臟又臭;現在換成了水廁,污水統一處理,院子里干凈多了。”班彥村村民呂旦巴四郎說。
截至今年7月,海東市分布式光伏裝機容量已達11.35萬千瓦,覆蓋2609戶村民。大山深處,一塊塊光伏板不僅照亮了高原群眾的致富路,也正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綠色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