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電(記者李佳巍 黃凱瑩)“體重管理”相關話題頻現社交媒體平臺熱搜,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過度肥胖對身體的危害。但你可知道,控制好體重,不僅有益于自身健康,還可能影響“下一代”。

康復師在產婦家中傳授嬰兒腳部按摩技術。新華社發(苗育才攝)
“過胖、過瘦”為何會影響生育力?
“育齡期男女將體重控制在健康范圍很重要,體重問題可能會直接影響個人的生育力。”北京協和醫院生殖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郁琦說。
生育力又稱可育性、生殖力,指伴侶雙方能夠生育活產嬰兒的生理能力。
“因極端體重變化導致的排卵障礙是女性不孕的重要因素,過胖或者過瘦都可能會影響女性生育力。”郁琦說,一方面,“過胖”導致的相關代謝紊亂是導致胰島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因,也是多囊卵巢綜合征造成妊娠障礙和孕期并發癥的直接因素;另一方面,“過瘦”也會致使女性中樞性閉經而停止排卵,直接影響女性生育力。
體重對于男性生育的影響也不容小覷。專家提醒,超重和肥胖癥可能會導致弱精、引起男性生殖內分泌功能異常等問題,進而影響男性生育力。

居民在活動室學習瑜伽。 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超過什么標準,是生育力可能在“報警”了?郁琦說,除了體重稱上的數字可作為參考外,應重點關注BMI(體質指數)指標,同時結合體脂率、代謝指標、腰圍等評估。
我國成年人群中,BMI大于等于18.5小于24.0為體重正常。“如BMI顯示體重過低或已達到超重/肥胖,則需引起注意了。如此時試孕不順,可就醫側重排除下體重問題是否已在影響生育力”。
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2018年我國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34.3%和16.4%,與2002年的22.8%和7.1%相比大幅增長,并呈逐年遞增趨勢。
孕期女性吃得“越多越胖”越好?
“多吃點長胖點,你現在是兩個人”“孩子需要營養,媽媽吃胖孩子才壯”,社交媒體平臺上,不少孕媽總結出了孕期“勸飯指南”。
“正常情況下,孕期女性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主任楊慧霞說,生育力不僅體現在備孕階段,也貫穿夫妻雙方孕育一個新生命的全流程,孕期不可忽視體重問題對母嬰的影響。

醫護人員為居民講解嬰兒健康保障知識。新華社發(陳彬攝)
女性在孕期,身體各器官都在“加壓備考”,母體所要承受的各種“考驗”遠比非妊娠狀態下大得多。
專家提示,孕期女性血壓、血糖等指標都可能會因妊娠壓力而“水漲船高”,而肥胖是影響這些問題的關鍵誘因。孕期過度肥胖會增加女性患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等疾病的風險;也可能會導致早產、流產;增加胎兒發生出生缺陷等問題的風險,對母嬰全周期都有不利影響。
“在臨床中女性超重的群體遠多于過瘦群體,因此肥胖帶給女性的生育風險更普遍也更大。”楊慧霞同時提醒,對于“體健”的孕期女性來說,營養過剩、母體肥胖對母嬰健康均是負擔,因此無需給予孕媽們太大“吃飯”壓力。
夫妻體重管理應從備孕前開始
“首先,備孕是夫妻雙方的‘合奏’,優生優育需要夫妻雙方都引起重視。其次,超重人群的孕期并發癥發生概率一定高于正常體重人群。”郁琦說。

人們在跑步、騎行。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如何科學控制體重備孕?專家建議:
一、對于體重控制不佳人群,建議在備孕階段盡早就診營養科,由醫生制定出符合個體需求的飲食建議。
二、在身體負荷范圍內,堅持體育鍛煉,減少體脂堆積。
三、如有高血壓、糖尿病、胰島素抵抗、多囊卵巢綜合征等基礎病患者,應當隨診,依據醫生建議進行調藥用藥后再試孕。
四、應進行心理干預,并確立強化對減重以及備孕的信心。許多生育力問題都可以通過科學診療介入、生活方式的調整得到改善。
五、必要時,也可通過藥物、減重手術干預、輔助生殖技術助力生育力提升。
“許多人認為等到懷孕后再控制體重,實際已經來不及。體重管理應從備孕前開始,需要夫妻雙方都參與。”楊慧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