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上午,2025中國廣播電視精品創作大會微短劇論壇在北京會議中心成功舉辦。論壇以“破局立新——以創新火種照亮微短劇精品之路”為主題,探討如何以創新推動微短劇高質量發展。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韓冬,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司馬紅出席并致辭。本次論壇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指導,紅果短劇、綜藝報、網絡視聽雜志共同承辦。
韓冬在致辭中指出,微短劇作為互聯網條件下新大眾文藝的典型代表,對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推動文藝創新、帶動視聽文化新消費、賦能千行百業發揮了重要作用。微短劇行業和廣大網絡視聽文藝工作者要順應新技術潮流,自覺肩負新時代文化使命。一要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初心使命。微短劇創作必須扎根人民,深植時代,從人民群眾創造美好生活的奮斗中,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中,從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的火熱實踐中,發掘靈感題材。二要堅持精品化的創作方向。微短劇從業者應當堅持藝術情懷,遵循創作規律,加快推進微短劇從“流量爆款”向“時代精品”邁進,不斷鑄造“高原”,勇攀“高峰”。三要共同營造良好的創作生態。廣電總局將繼續在選題規劃、推優扶持、產業發展等方面持續用力,地方廣電部門要優化管理、主動作為,播出平臺、制作機構、從業人員、行業協會等要各司其職、匯聚合力,共同營造蓬勃向上、活力迸發、精品迭出的良好生態。
司馬紅在致辭中表示,北京從“創作、服務、產業”三個維度再出發,讓微短劇成為傳播主流價值的新號角、弘揚中華文化的新載體、帶動產業升級的新引擎。

多項行業倡議與計劃集中發布,勾勒產業發展藍圖
論壇設置了系列發布環節,集中展現了行業在規范發展、內容創新與文化傳承方面的最新成果。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司聯合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最高人民檢察院新聞辦公室、司法部法治宣傳中心等單位,共同發布了備受關注的“跟著微短劇來學法”創作計劃第四批推薦劇目,共21部作品涵蓋法院、檢察、公安、司法行政等法治領域。《少年合議庭》《破浪·十年》《天羅地網》《荊棘花開》等作品,以生動鮮活的微短劇形式普及法律知識,成為法治宣傳的創新載體。

為促進行業規范發展,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司聯合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指導中國網絡視聽協會微短劇工委會發布了《微短劇行業依法納稅倡議書》,抖音集團、咪咕、愛奇藝、騰訊視頻、芒果TV、快手等22家平臺及制作機構作為首批響應單位集體承諾,倡導依法誠信經營。

北京市廣電局重點推介了“北京大視聽·追光計劃”國際微短劇大賽及其優秀成果。北京市廣電局副局長王志表示,該計劃聚焦社會價值與藝術深度,構建了選拔、孵化、傳播全鏈條服務機制,入圍作品題材多元、制作精良,以“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特色展現微短劇記錄時代、溫暖人心的藝術潛力,彰顯北京在引領微短劇創新創作方面的標桿作用。

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發布了“中國傳統文化系列微短劇項目”,首批推出四部作品,分別以瓷文化、茶道、醫藥、象棋為主題,融合現代敘事與神話穿越元素,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中廣聯合會微短劇委員會會長闞平指出,項目旨在讓傳統文化借微短劇“輕舟”,觸達年輕群體與國際舞臺。

多家平臺分享實踐真知,強調品質升級與生態共榮
在主題演講環節,多位平臺負責人分享了對于行業趨勢的洞察與實踐經驗。
紅果短劇總編輯樂力指出,主動提升內容審核與制作標準、鼓勵品類創新是行業品質升級的關鍵支點,將推動微短劇從“小眾娛樂”走向“大眾剛需”。平臺也期待不同職業、不同年齡段的創作者,將自身的生活經歷、興趣愛好融入短劇作品,讓全民創作進一步擴大微短劇的影響力,推動“微短劇+”模式不斷拓展延伸,與更多領域實現融合,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楊海濤則以《唐朝詭事錄》為例,分享了長劇與短劇在IP開發上“共享敘事、平視共創、矩陣排播”的創新協同模式。他指出,長劇短劇微劇相互補充,將為觀眾提供更豐富、更全面的觀賞體驗,共同構建起可持續的內容再生產體系。
騰訊在線視頻影視內容制作部副總經理李啦表示,平臺致力于為短劇打造一個生機勃勃的“雨林生態”,通過真金白銀的激勵政策,為優質創作提供充足的養分,并將科技視為驅動產業進化的核心動能。芒果TV大芒計劃工作室總經理周裘分享了如何以“微而不弱、短而不淺”為理念,通過“熱點劇場”與“經典劇場”融合IP衍生與經典新編,結合AIGC技術與億元資金扶持創作者,推動精品短劇規模化發展,實現社會價值與用戶共鳴的統一。
點眾科技執行總裁李江呼吁讓短劇成為凝練的藝術,“它的終極使命,是升華為一種具有獨立美學品格和人文關懷的新藝術門類。在方寸之間,構筑精神的豐碑。”快手磁力引擎內容消費業務負責人米娜則分享了平臺通過分賬、品牌定制、IP孵化等多元變現模式,推動行業打造可持續循環的“豐收園”。
圓桌對話聚焦“百花齊放”與“人文為本”,探討創作升維
兩場圓桌對話將論壇引向深入。首場對話以“破繭成蝶——從‘同質化’邁向‘百花齊放’”為主題,由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楊乘虎教授主持,完美世界高級副總裁曾映雪、咪咕數媒董事長于航、天橋短劇聯合創始人楊文靜、九州文化聯合創始人仲佳奇、山海星辰聯合創始人李鴻堅、麥芽傳媒副總裁梁彪、上海聽花島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品牌公關總監夏曉艷等行業代表齊聚,共同探討如何突破內容創作瓶頸,推動短劇走向多元化、高質量創新之路。

第二場圓桌圍繞“人文為本——從‘情緒表達’到‘情感共鳴’”展開,由中國傳媒大學視聽藝術研究中心主任趙暉教授主持,匯聚長信影視董事長郭靖宇、紅果短劇精品短劇負責人魏欽濤、容量短劇總編輯胡朝清、燃劇社首席編劇徐然、杭州星鏈無限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大馬、醬油文化創始人黃浩男、演員韓雨彤等七位資深從業者,從制作、編劇、表演等多維度分享實戰經驗,聚焦內容差異化與類型創新。與會嘉賓一致認為,短劇產業需通過題材拓展、技術賦能與人才培養,打破套路化敘事,構建“百花齊放”的創作生態。

本次論壇信息密集、討論深入,清晰地傳遞出微短劇行業從追求規模增長轉向聚焦質量躍升的強烈信號。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中國網絡視聽協會等行業協會相關負責同志,以及播出平臺、制作機構、創作團隊、演員代表共300余人參加了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