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讓政協委員深入了解朝陽區區情,在全會期間更加精準建言,11月13日下午,北京市朝陽區政協組織委員圍繞2025年重點工作及民生關切開展集中視察。區政協主席李國紅,區政府副區長陳黛、郝寶剛、張梅,區政協副主席李靚、連文勝、王冬巖、王強等領導分別參加三路視察。

在朝陽區中醫醫院,一場關于中醫藥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正徐徐展開。委員們在區政府副區長陳黛、區政協副主席李靚的帶領下,深入調研中醫藥傳承發展現狀。區衛健委副主任周世凱、中醫管理科副科長高然陪同介紹,醫院創新打造的“醫+護聯合中醫特色門診”令人耳目一新——由資深內科主任與中醫病房護士長組成專業團隊,實現診療與護理技術的深度融合,構建起全周期、一體化的中醫藥服務新模式。

本次視察的亮點聚焦于朝陽區中醫醫院內新落成的“吃讀識中醫藥文化空間”。朝陽區中醫醫院院長陳焜、副院長馬利榮陪同委員們步入這個融合傳統智慧與現代美學的創新空間。甫一進入,咖啡醇香與淡淡草本茶飲湯燉氣息便交織出獨特的東方韻味,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關注。委員們在這里親身體驗了一場中醫藥文化與現代生活的創新對話。紅參甘草冰美式在咖啡的微苦與草本的甘潤間取得完美平衡;梨汁桂花拿鐵以溫潤口感演繹冬日的滋養;凍齡女神茶與黃精枸杞茶則憑借溫和的調理理念,讓傳統養生煥發時代魅力。

六款匠心研制的中藥面包與多款特色糕點,將茯苓、山藥、枸杞等草本食材,不著痕跡地融入現代烘焙藝術,成為中醫藥文化空間委員們談論的核心。南瓜枸杞吐司柔軟回甘、百合司康明麗暖潤,每一款都不僅僅是食物,更是一件“可食用的藝術品”。委員們在品嘗過程中頻頻點頭稱許,“中藥原來可以這么好吃”的贊嘆不絕于耳。這不僅僅是對中藥面包的認可,更象征著一種文化認知的刷新:中醫藥不再局限于“苦口良藥”的傳統形象,而是以親切、優雅的姿態走入日常,完成從“藥罐子”到“美食體驗”的生活化轉型。每一口咀嚼,都是對“藥食同源”理念的當代詮釋,也是中醫藥文化在新時代的一次溫柔而有力的表達。這一次北京市朝陽區中醫醫院將爆火出圈。


陳坤院長闡釋了設立吃讀識中醫藥文化空間的初衷——以中藥咖啡為媒介,打造一個可感知、可體驗、可傳播的中醫藥文化載體。國醫匯董事長張海蘭表示在朝陽區衛健委指導下與朝陽區中醫醫院合作的戰略布局:該空間作為“外交官家庭中醫健康服務聯盟”的首個實體樞紐,將承擔外交官綠色轉診通道的核心功能。目前,國醫匯已與84個國家駐華大使館建立深度合作,累計為外交官群體提供中醫服務超3萬人次。這一獨特的外交網絡為中醫藥跨境服務開辟了新路徑。駐華使節等外交官由國醫匯中轉樞紐通過綠通到朝陽區中醫醫院問診等候時品嘗中藥咖啡、中藥面包,體驗中醫藥文化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成為中醫藥文化的認同者與傳播者,實現了中醫藥從使館區到社區的國際化破局,讓千年岐黃之術以更親切的姿態走向世界。????


現場,國醫匯集團總經理邢廣龍親自為委員們調制中藥咖啡,店長張華杰展示的嫻熟的沖調技藝贏得陣陣贊嘆。吃讀識草本知味工坊店店長趙星瑋、全國工商聯美容化妝品業商會防偽技術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謝念慈也到場助力,共同見證這一創新空間的啟動。
據悉,該中醫藥文化空間通過此次政協視察拉開試營業序幕,并將于12月12日正式對外開放。這一融合傳統養生智慧與現代生活方式的創新實踐,不僅為政協委員建言區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鮮活樣本,更預示著中醫藥文化在當代社會煥發出的蓬勃生機。正如委員們在視察中所言,中醫藥的創新發展,需要更多這樣“既接地氣又具前瞻性”的實踐。當中藥香與咖啡香在朝陽區中醫醫院交織,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杯飲品的創新,更是一條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化、生活化的可行路徑——這或許正是中醫藥走向未來的縮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