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記者 薛欽峰 孫鵬程
2025年上半年,我國肉牛出欄量首次突破2200萬頭大關,出欄量同比增長2.9%,延續了增長態勢。不過,隨著肉牛飼養量快速增加,不少鄉村畜禽糞污量激增。半月談記者近期在部分肉牛養殖大縣走訪發現,一些村屯路邊、壕溝、林帶、農田、荒地成為畜禽糞污傾倒點,難以處理的畜禽糞污不僅污染環境,還給當地群眾生活帶來困擾。
處理牛糞成了“最頭疼的事”
半月談記者在一個肉牛飼養量達70萬頭的養殖大縣看到,大量牛糞堆放在村路兩邊、田間地頭。當地村民說,一到夏天味道很大,難聞也沒辦法,牛糞沒地方處理。

在某養殖大縣的村屯,牛糞被隨意丟棄
在另一個養殖大縣,半月談記者隨機走訪村屯看到,牛糞和生活垃圾混雜著堆放在偏僻的村路上,行人無處落腳,糞污距離村民的房屋僅百米左右。村民說,過去,附近的水塘承包給村民養魚,現在已被糞污污染。
在東北一些養殖大縣,肉牛主要養殖在農民的庭院中。壕溝、林帶、農田、荒地成為糞污傾倒點。有養殖戶表示,一頭牛一年可產生糞污五六噸,處理牛糞已成為他們“最頭疼的事”。
牛糞隨意堆放,對環境有影響。有縣級環保部門干部說,糞污未經發酵而長時間堆在地上,污水會直接滲透至地下。近年來,村級關于糞污影響人居環境的投訴明顯增加。
牛糞“圍村”的背后,是農村缺乏回收利用渠道的無奈現實。一些村干部表示,上級部門要求村里清理牛糞,還不定期檢查,然而由于缺少利用出口,村里只能想辦法應付。
一些村子雖然搭建了糞污收集點,卻未得到有效利用,成了擺設。半月談記者走訪發現,在一處村屯,畜禽糞污收集點面積大概有百十平方米,打了水泥地面和側墻,收集點上方還設有罩棚,看似設施齊全,卻僅收集很少量的牛糞。在距收集點不遠處,半月談記者看到空地上挖了一個大坑,大坑周圍全是糞污。村民介紹,不少養殖戶直接將牛糞倒在大坑里。
受訪的村黨支部書記解釋,全村近2000頭肉牛,每年產生數千噸牛糞。目前建的畜禽糞污集中收集點空間小,并不實用,幾天就堆滿了,堆滿后還難以處理和運走。此前收集點堆滿牛糞后,村里就花了好大力氣才運走,后面就干脆不往收集點堆放了。有村干部說:“牛糞傾倒在明顯位置,執法部門發現后會追責。村民問我往哪倒,我也沒招,只好默許大家往不易發現的地方倒。”
“變糞為寶”存在多重堵點
專家介紹,農村畜禽糞污處理難的現象,在不少養殖大省都存在。據了解,處理牛糞等牲畜糞污最好的辦法是通過發酵變成有機肥,再還田利用。但半月談記者走訪發現,目前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面臨不少挑戰。
縣域畜禽糞污“收儲運”體系運轉不暢。在某有機肥廠,院子里的有機肥堆積成小山。企業負責人說,目前積壓了2萬多噸有機肥,沒有銷路,已經暫停從村里收集糞污了?!扒皫啄?,我們每年最多銷售4萬噸有機肥?!边@位企業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企業僅銷售3000多噸有機肥,縣里其他幾家有機肥廠的情況也差不多。
該縣畜牧部門干部介紹,全縣幾家有機肥廠的畜禽糞污處理能力,基本能夠覆蓋產生的糞污量,但企業產品銷路不好,糞污的收集、儲存、運輸體系運行不暢,部分畜禽糞污只能靠鄉村自己想辦法處理。
鄉村就近堆漚還田積極性不高。目前,畜禽糞污堆漚發酵還田技術已較成熟,但因投入大,群眾積極性不高,推廣應用較難。某產糧大市種糧大戶老潘將周邊村屯6000立方米的畜禽糞污收集后堆漚發酵。他說,自己花費3.6萬元購買揚糞機,糞污運輸成本達1.5萬元,再加上糞肥的倒堆、還田,每個環節都需要支付不小的成本。
在另一個產糧大縣,種糧大戶老常在地頭堆漚發酵糞肥多年,每年春耕前,他在每公頃玉米地還田25立方米糞肥?!拔宜懔艘幌?,每公頃糞肥還田成本在800元左右,大部分村民是不愿意投入的?!彼f。
就近發酵還田的標準和機制不完善。受訪專家表示,要想實現鄉村就近糞污發酵還田,首先要有一塊符合政策要求的地塊,其次要配套技術指導,安排專人負責,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機制和標準,還要利用政策支持調動村民積極性,難點不少。有村黨支部書記說,面對諸多堵點難點,如果不拿出具體辦法和舉措組織大家干,這事就落實不下去。
“有賬可算”,但需有力舉措
專家表示,東北地區畜禽糞污發酵后就近還田,在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農作物品質和產量等多方面“有賬可算”。老常經過多年實踐做了一番計算:每公頃土地實施25立方米糞肥還田,可少施化肥600斤,節約成本1100元,玉米增產1000多斤,綜合效益增加1000多元。
基層環保干部介紹,鄉村畜禽糞污堆漚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只要讓堆漚點遠離居住區,在地面鋪上防漏水的地膜,無需做地面硬化,基本也能達到環保要求。近年來,為解決畜禽糞污利用難題,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地均出臺了相關政策措施,但政策效果有待進一步提高。
專家建議,政府應在村屯糞污堆漚點建設、糞肥發酵與還田等環節上給予鄉鎮支持和指導,因地制宜實現畜禽糞污就近利用。有村干部說,只要有部門牽頭組織干,尋找發酵地塊和實施主體都不是難題,村里拿一部分錢建設堆漚點也可以。
整合部分涉農資金,調動基層積極性也很重要。有種糧大戶希望,在堆漚點建設、揚糞機采購、糞肥還田等環節獲得更多政策傾斜。將土壤改良、黑土地保護等項目與實施糞肥還田工作結合起來,實現效益最大化。此外,還應完善相關法規和村規民約,做好資源利用的宣傳和引導,讓“變糞為寶”成為村民的日常習慣。
編輯:徐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