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記者 孫文豪
在浙江,來自千行百業的青年踴躍投入“宣講圈”,形成千軍萬馬的矩陣,蔚為大觀。宣講主體的多元性,客觀上催生出宣講主題的多樣性。每名青年宣講員根據興趣所在、發揮專業所長,從不同領域、不同視角切入黨的創新理論。
超千支宣講團每年帶來的超2萬場次宣講,形式手段多樣,內容豐富多彩,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宣講可以“+文旅”“+產業”“+基層治理”“+生態保護”“+改善民生”“+志愿服務”……正因如此,浙江“宣講+”虛功實做,不僅關切實踐、回應實踐,而且能夠推動實踐、引領實踐。
宣講主體+:打通理論與青年的共鳴通道
浙江超5萬名青年宣講員隊伍中,既有基層干部、教師、醫生,也不乏創客、新農人、科研人員,他們活躍在不同的街巷、社區、企業、市場……作為一項“全省的事業”,青年理論宣講隊伍已廣泛深入城鄉的各個角落,觸及社會的神經末梢。
一個人走不遠,一群人則可以走很遠。理論宣講為浙江青年營造起一個“超大型社區”。在溫州鹿城,這里讓熱愛理論宣講的青年“自由組局”,通過青年社群鏈接全區各行各業特色宣講團、特色小劇場、非遺工作室、社會化語言類機構等,社群成員超800人。大家經常討論當下各種熱點話題,時時碰撞出思想火花。
在紹興上虞,700多名青年聚集在“虞聲嘹亮”理論宣講品牌,持續發聲。雖然他們職業各異,但在當地群眾眼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標簽——宣講員。

“理論TALK小劇場·一周一開麥“活動現場
在湖州,“理論走親”青年宣講團還率先走出浙江一域,奔赴河南、新疆等地開展跨領域、跨地域聯學走親宣講100來場。
為催生宣講人才輩出的局面,一些地方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機制與政策,予以激勵和保障。“會商制、揭榜制、導師制和賽馬制讓優秀宣講員脫穎而出。”據寧波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陳印介紹,當地全面開啟“后浪”青年理論培塑工程,學習、培訓、調研、宣講一體推進,推出了評優評先、入黨入團、干部培養、后勤保障等相關規定,以數智平臺健全了指標體系、工作體系、評價體系和保障體系。
專業+業余、體制內+體制外、區域內+區域外……人人爭當宣講員,處處都可做宣講。浙江各地的實踐證明,理論宣講可以吸引青年、凝聚青年、成就青年。在青年面臨成長焦慮和價值選擇時,擴圈、破圈的理論宣講,打通了青年與理論之間的共鳴通道,激發青年親近理論的原動力,幫助青年解決困惑、汲取力量。
宣講主題+:是青年宣講隊,也是青年工作隊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本身就富有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讓這一思想走進尋常百姓家,宣講就會鏈接起千行百業,瞄準現實問題,在助力實踐中不斷彰顯生命力。
縣綜治中心干部、村干部、鄉村網紅……衢州市常山縣芳村鎮上猷閣村黨支部書記李勤勤擔當多重角色,他把自己定位為“一個村口的大喇叭”。“我在短視頻里講,在宣講比賽上講,對著鄰村干部講。”李勤勤告訴半月談記者,他帶著村民差異化開發藍莓產業的故事已在常山家喻戶曉。
理論的宣講日益結出實踐的碩果。溫州市文成縣融媒體中心的編輯記者組成“小火柴”宣講團,開展助農直播,服務農戶超過1000戶;湖州市吳興區“王金法廣播”在宣講的同時,察民情、匯民智,為群眾解決環境衛生、違法搭建、鄰里糾紛等問題;去年以來,浙江向基層派出1500多位文化特派員,開展理論宣講活動6200余場次,改變了一些農村地區精神文化生活相對貧乏的局面……
有的宣講成果還具有國際范兒。今年7月,《濕地公約》第十五屆締約方大會在津巴布韋舉行。宣講員忻皓受邀到津巴布韋,見證杭州、溫州雙雙獲得“國際濕地城市”認證。曾在2000年騎行浙江的忻皓,看到不少地方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的惡劣狀況。“拯救地球!”宣講員忻皓一步步踐行著他的初心。
宣講工作有實效,根本上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偉力。浙江“宣講+”實踐證明:一場成功的宣講,也是可以解決實際問題的;一名新時代的優秀宣講員,可以同時是一名實干家。
召喚更多的青年與理論雙向奔赴
理論要講好不容易,要用好則更見功夫。從“聽得懂”到“做得到”,理論宣講的“升維”是如何完成的?
“故事要生動,情感有共鳴,理論要準確,態度要鮮明。”杭州余杭彩虹人生青年理論宣講工作室專職宣講員周末認為,專業化宣講要求要有持續輸出能力,需要理論指導、資源對接等團隊支持。
紹興越城“古越新聲·靈五七五”宣講團以開放麥宣講為特色,形成“采風-培訓-寫稿-讀稿-磨稿”的“標準化”流程。一篇能送上開放麥劇場的稿件,往往要經過四五十遍的集體改稿、打磨。
用優質的宣講打動人,宣講效能才能加速轉化,不斷破圈。在溫州瑞安,有這樣一間特別的宣講課堂,宣講對象和宣講員相隔萬里,他們是生活在異國他鄉的華人華僑子女。在僑童教育宣講中心的宣講員看來,文化是土壤,只要播下一顆種子,未來會收獲意想不到的驚喜。

“00后talker”訓練營成員調研宗祠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重要論述指出,青年時代樹立正確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十分緊要,不僅要樹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輩子都能堅持為之奮斗。多位受訪青年宣講員告訴半月談記者,在一次次理論宣講過程中,真理的力量、文化的滋養、情感的溫度在青年之間、代際之間流動、傳遞、接續。
青年理論宣講的浙江現象給人們啟示良多。理論與青年群體密不可分,青年與理論的雙向奔赴,必將成為推動實踐的不竭動力。
正是把握到這一趨勢和規律,浙江近年來發布了一系列文件,強調要突出理論立魂,總結推廣“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等先進經驗。在之江大地,青年新時代理論宣講正在成為一項被“置頂”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