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記者 周盛盛 張龍
長期以來,西部高校面臨“孔雀東南飛”的人才流失困境。近期,半月談記者走訪了解到,一些西部高校在人才招聘中又面臨錯配窘境:一方面,這些高校想吸引東部名校博士生以補強師資,但由于地處偏遠、資源有限,應者寥寥;另一方面,本校培養多年的博士生熟悉團隊研究方向,卻因“出身”達不到招聘要求,“名校博士不愿來,本校博士進不來”的學歷錯配現象愈發突出。
高不成低不就,人才引進陷入兩難
“8年招不到合適的人才”——這是西北地區某高校下轄研究所面臨的現實難題。據介紹,該研究所擁有研究人員15人,有4個專業實驗室,主要開展青藏高原特色農產品研究。研究所結合青藏高原不同地區的海拔、氣候、土壤條件差異,成功培育出多種特早熟雙低甘藍型油菜品種,推廣種植后使得當地油菜單產大幅提高。
“隨著研究深入,我們團隊的人才缺口越來越大,但是學校要求引進博士的畢業院校必須是985,我們也跟一些東部高校博士生接觸過,沒什么人愿意來西北工作。到今年,我們團隊已經8年沒有引進新人了。”該研究所負責人說,自己團隊也有從碩士開始就在團隊參與科研工作的學生,現在博士畢業因為學校出身達不到招聘門檻,想留也留不下來。
半月談記者查詢發現,多所西部高校2025年教學科研崗位招聘明確要求,博士必須“畢業于海內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機構”或“畢業于國內頂尖高校或具有海外名校留學經歷”。然而,招聘的高門檻并沒有吸引來足夠多的高層次人才加盟。
“東部名校的博士,大多傾向于留在東部發展,即便我們給出優厚待遇,愿意來的也很少。”一位西部高校學院院長說,學院去年獲批3個年輕教師招聘指標,但是由于要求候選人畢業院校專業的教育部學科評估結果在“A-”以上,投檔的博士生中符合要求的寥寥無幾。
“我們這個專業本來就是西部地區特色專業,很多東部985大學沒有設置此類專業,所以來報名的除了本校的學生,還有鄰省高校的博士生。”這位院長說,最終學校覺得條件不合適,就沒有招聘。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211院校,沒有明確說只招聘985院校畢業的博士,但是學院層面在應屆博士面試人員的簡歷篩選時,會標注其本碩博畢業院校是否為985、211院校,特別關注第一學歷和是否有海外留學經歷。”陜西一位大學老師表示,來學院報名面試的人并不少,但由于學校對引進教師的畢業院校卡得比較嚴,學院上報擬錄取人選后,學校的通過率非常低,各個學院多有怨言。

錯配背后多重因素
西部高校人才招聘錯配現象產生的原因復雜。一方面,各高校之間競爭日趨白熱化,“卷學術成果”先從“卷招聘門檻”開始。半月談記者走訪多所西部高校了解到,在“雙一流高校”建設背景下,西部高校面臨較大的發展和競爭壓力,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迫切,不少西部高校紛紛提高人才招聘門檻。
此外,一些西部高校為提升學校的綜合排名和學科競爭力,盲目追求高層次人才,忽視了自身實際需求和本校人才的培養。“現在一些高校就面臨這種問題,引進人才時過分注重學歷而削弱了對其學術能力和實踐經驗的考量。”青海師范大學法學與社會學學院院長馬旭東說。
另一方面,東西部高校間學術資源、發展空間、薪資待遇差距進一步拉大,人才招聘“馬太效應”凸顯。一些受訪院校負責人認為,東部地區經濟發達、科研資源豐富、發展機會多,對名校博士有著天然吸引力。相比之下,西部高校在地理位置、科研條件、生活待遇等方面存在明顯劣勢,難以與東部高校競爭。
部分業內人士表示,東部高校博士畢業生不愿到蘭州以西的地方工作,其中工資待遇和學術資源是重要因素。“對比下來,東部地區一項省級科研項目的經費可能比我們高出近10倍。”馬旭東說。
科研環境也是影響人才流動的重要因素。東部高校擁有先進的科研設備、豐富的科研項目和學術資源,為教師開展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條件。“對于文科青年教師來說,想要評職稱、拿項目,論文發表數量和質量至關重要。”一位受訪高校教授說,“很多東部高校自己就有全國頂尖的學術期刊,當然更容易出成果。”
從“唯出身”到“重適配”
受訪人士建議,需要行業部門、高校和社會各方共同努力,破解西部高校人才招聘錯配難題。
首先,破除“學歷出身論”,合理制定人才招聘標準。半月談記者采訪了解到,青海師范大學等高校將青年人才招聘權下放到學院,由學院根據專業和學科發展需求,科學合理制定人才招聘計劃。“某種程度上,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熟悉本地實際情況的‘土博士’可能比空有出身的‘名博士’更適配。”一位西部高校負責人建議,西部高校不應盲目跟風提高招聘門檻,而應注重人才的潛力和崗位適配性,同時要加強對本校人才的培養,為他們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和上升空間,提高本校人才的競爭力。
其次,優化人才招聘流程。一位受訪青年教師告訴半月談記者,自己所在的高校招聘流程復雜,應聘的博士生在投遞簡歷、學院面試、考核小組考核后,還要經過多部門多重審核,不僅程序復雜,而且耗費周期長。他建議優化、簡化人才招聘流程,提高人才引進效率。
再次,探索多元化人才引育方式。半月談記者了解到,西部高校不止是青年人才引進面臨錯配,退休教授返聘也存在該問題。“由于一些政策限制,我們本院退休教授返聘存在諸多障礙,東部地區退休教授可以通過‘銀齡教師行動’返聘到西部高校。但是西部地區條件艱苦,這些東部高校老教授不一定能適應。”馬旭東說,可以鼓勵學院返聘一些優秀的本校退休教授,在降低他們的科研、教學壓力的基礎上,讓他們發揮好傳幫帶作用,加強學院人才培育。“還可以根據學科特色,通過柔性引才等方式,從行業部門、業界精英中引進具有實踐經驗、教學和學術潛質的人才。”
編輯:李坤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