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龔寶瑞 季虹
提到文稿,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會寫,但要寫好、寫出新意,并非易事。那么,何為新意?我的理解:就是在傳統與創新之間找到獨特的平衡點,為文稿注入新鮮的思想和觀點,解決新的矛盾和問題有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其次,文稿富有個性、特色鮮明,角度新、材料新、語言表達新。新意是文稿寫作的靈魂,也是吸引讀者、觸動心靈的關鍵。那么,文稿如何才能寫出新意?結合自己寫作實踐,談幾點粗淺體會。
一、要有高瞻遠矚的思維。這是文稿寫出新意的基礎和關鍵。一位經驗豐富的筆桿子,一定具有統攬全局的思維。作為文稿起草者,要站在領導和全局的角度進行思考,思路要開闊,考慮問題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要廣泛學習、洞悉大勢,看問題要站位高,分析問題要全面透徹。綜上,除了具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對單位工作了如指掌,還需具備一項重要的本領,那就是講政治。這樣的筆桿子,就單位或部門而言,稱得上是本單位或本部門的“戰略家”、“理論家”。所以,文稿寫作首先站位要高,這個站位高不僅是高瞻遠矚,更是講政治。不管是起草政策性文稿、領導講話稿、調研報告、總結材料,還是創作文藝作品等,一定要高瞻遠矚把講政治放在首位,切不可信馬由韁犯政治性錯誤,否則文稿寫的再華麗再好都等于零。
二、文稿思想觀點要新。文稿是承載思想的載體,思想有高下、深淺、新舊之分,“深刻”且“新穎”的思想,就是人們常講的新思想。文稿起草者要勤于思考,善于總結和提煉一些新的思想和觀點,將這些新思想新觀點巧妙用于文稿。要注意將偉人、名家和單位領導的新思想新觀點記錄下來,根據需要融入不同文稿。比如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就寫進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文稿的思想觀點新了,這樣文稿才會富有時代氣息和創新精神。
三、文稿結構要新。結構是文稿的靈魂和骨架,新穎的結構不僅能夠吸引讀者的注意力,還能更有效地傳達信息,增強文稿的說服力和可讀性。一篇文稿,從結構來說,可以這樣組織,也可以那樣組織,不同的結構,會有不同的論述重點。結構變化了,內容的重復感就會減輕一些,就不會使人感到雷同。只有匠心獨運地把材料組織得精巧,才能更好地表情達意。“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文似看山喜不平。同樣是炭,不同的結構其結果就不同,由炭組成的金剛石和石墨性質就完全不同。同樣的內容,同樣的素材,經高手寫作,文稿就會很有氣勢,很有力度,原因在于他們善于組織材料,善于構思,文稿寫作同樣可以百花齊放。
四、文稿語言要新。文稿語言的“新”,是時代發展、社會進步、受眾需求、思維創新的內在要求。唯有語言常寫常新,文稿才能歷久彌新,煥發生命力。杜甫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主張,韓愈有“詞必已出”“務去陳言”之說,可見語言之重要。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語言創新要靠不斷積累和創造。一是要善于用新語言。新語言生動活潑,代表新的潮流、時代的聲音;二是要善于運用群眾語言。群眾語言最豐富,群眾語言最好懂,群眾語言聽得進;三是要善于運用網絡語言。網絡是現代傳媒的重要工具,也是反映民意民聲的重要途徑,適當運用網絡名詞,可以增強文稿的生動性;四是善于運用短信微信語言。短信微信語言很多精辟精致,是社情民意的反映,運用得好,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文稿要體現時代性。很多作品都含有時代的影子,起草文稿也是這樣。從中國共產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和每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等經典文稿中不難看出,每個時期的工作報告都有每個時期的工作任務、歷史大事、產生新詞和專業術語等,具有時代特點。一篇好的文稿往往都隱含著文獻價值,若干年后能從文稿中看出當時的歷史背景、社會事件和相關情況。因此,在文稿中要充分結合最新的政策、理論和新提法,確保文稿內容具有時代感。比如新時代黨員干部如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要結合實際工作進行闡述。關注重大熱點問題,體現對時事的敏感度和把握能力。比如文稿可以分析當前的經濟形勢、社會問題等,提出有針對性的見解和建議,使文稿更具時代性和前瞻性。
六、文稿要有獨特風格。善于運用“引用”和“數據”能使文稿妙筆生花。故此,在文稿起草中要注意使用這種方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一系列重要講話和文章中,大量引用中國古代經典名句,為中國政壇帶來習習清風,大大拉近了與民眾的距離。他通過廣泛采用古人的經典名句,巧加點化賦予其鮮活的時代價值,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表現力和歷史感;同時,這些典故與其大眾化的語言配合使用,使得典故運用自然,與文意相得益彰,形成了獨特而富有魅力的習式語言風格,另外,一篇文稿,從基本組成看,一般包括文字和數據兩種要素。文字能表達意圖,數據也能說話,并且用數據說出來的話,往往會比文字表達的意圖更加簡潔明了,更加易于接受,甚至更加讓人震撼。所以,學會讓數據說話,是文稿起草者值得好好學習和掌握的。
七、文稿要掌握技巧。掌握豐富的寫作技巧,能使文稿起草達到事半功倍效果。所以,在文稿起草中,要學會轉換思路。俗話說思路一變天地寬,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文稿寫作也是這個道理。要善于從語言表述上尋求變化,同樣的內容往往有多種表述方法,稍微的做一下調整,就能寫出不一樣的材料。如果實在寫不出新話,可以學習借鑒他人的東西,書本上、文件上、報刊上精彩文字比比皆是,每次“借”一種說法,或者稍微改造一下,只要引用得恰當就行。當然,且不可不加思考的照搬照抄。要善于從邏輯結構上加以改變,文字材料從結構上來說也可以做變化,比如把橫向平鋪展開變為縱向深入展開,把并列論述變成逐層遞進,結構上這樣一變,寫出來的材料就不容易雷同了。另外,還可以嘗試改變傳統框架結構設計等方法。
最后,提醒幾點需要注意避免的問題,一是避免文稿為求新而堆砌空洞概念,二是避免文稿全盤否定既往成果造成邏輯斷層,三是禁用模糊表述,四是避免閉門造車式寫作和被輿情綁架。
(作者單位:龔寶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季虹,北京市第十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