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以此身長報國——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專題展”10月20日在中共一大紀念館開幕。展覽以科技考古為載體,通過362件珍貴展品與創新展陳,再現抗戰英烈的生命軌跡,詮釋偉大抗戰精神的深刻內涵與時代價值。

10月20日,“愿以此身長報國——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專題展”在中共一大紀念館開幕,觀眾瀏覽烈士生前手稿。(潘宗源 攝)
近年來,復旦大學科研人員利用國際前沿的分子考古技術成功完成烈士遺骸鑒定工作,以鮮活的生物學證據,復現英烈們艱苦卓絕、不畏犧牲的生前圖景,有力揭示中國革命的勝利密碼。例如,DNA鑒定讓多位無名烈士重獲姓名,同位素分析勾勒烈士的個體成長,病理創傷鑒定還原戰場的殘酷,顱面復原技術讓烈士容顏再度清晰,等等。
展覽以此為線索展開,分為“青山埋忠骨”“捐軀赴國難”“丹心照歸途”“精神勵后人”等四個單元,講述發生在山西方山、河北肅寧、安徽全椒的三個抗戰故事,以“小人物”折射大時代。

10月20日,“愿以此身長報國——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專題展”在中共一大紀念館開幕,觀眾瞻仰烈士遺物——軍裝上的紐扣及身體里的子彈。(潘宗源 攝)
展覽融合歷史、考古與科技元素,打造多維觀展體驗。例如,一樓主展區通過沙盤模型等比例復原南村烈士墓發掘場景,輔以精確投影、幻影成像、3D打印等前沿技術,呈現烈士事跡重見天日的震撼過程。
展覽將持續至12月21日,并配套開展專題導覽、科普講座與線上展示等活動。(記者陳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