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正深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以工業互聯網為核心的數字化轉型成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快工業領域數字化轉型,推動傳統制造業向智能化、網絡化、服務化升級,培育壯大數字產業生態。在此政策導向下,各地制造業企業積極投身數字化變革浪潮,以技術創新破解發展難題,以模式重構激活產業潛能,即將于9月5日至8日在沈陽舉行的2025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正是集中展現我國工業數字化創新成果、搭建全球產業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日前,記者前往遼寧省多地企業開展工業互聯網大會智能工廠 “探廠”專題調研活動,通過實地 “探廠” 及對話企業相關負責人,全景展現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的創新路徑。
在制造行業加速邁向工業4.0的今天,數字化轉型已從“可選項”變為“必答題”,特變電工沈陽變壓器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特變電工沈變公司”)的數字化建設正是這一浪潮下的生動實踐。
圖為生產車間現場
進入生產車間,首先映入記者眼簾的是高達數米、體型龐大的互感器和套管,這些都是變壓器的重要組件。變壓器作為特變電工沈變公司的核心業務之一,為電網、電站、工業企業等生產各類型的變壓器產品。盡管這些組件外形龐大,但其生產過程卻依賴于各類參數的精確調控。如今,智能化系統已實現對生產全流程的把控。
作為特變電工沈變公司專注變壓器業務的子公司之一——沈陽和新套管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助理趙強向記者介紹,批量產品在芯體干燥過程中,已實現系統按照工藝參數自動運行,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也減少了人工輸入可能帶來的質量隱患。系統可以查看爐內干燥的產品明細,生產過程中實現了溫度、真空度、干燥時長這些關鍵參數的自動采集,所有采集的數據能夠同步上傳至MOM系統進行存檔,替代以前人工記錄時存在的及時性、準確性的問題,也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圖為干燥注油區域
電容式電壓互感器自動化產線上,記者實地探訪了一系列核心生產環節:從無人化電容包精準組裝,到機械化電容分壓器高效裝配,再到全自動干燥注油的精密操作,全程無人工干預的智能化場景令人印象深刻。主營互感器生產業務的子公司——沈變康嘉互感器公司總經理周國斌介紹,產線各關鍵環節均實現全程實時監控與數據可追溯,配合全自動半成品立庫,以及貫穿生產全流程的MOM系統,構建起一套從原材料到工位到半成品再到試驗的全鏈路管理體系,確保每一件產品的生產過程都清晰可控、有據可查。
如今這些數字化、智能化把控下的生產線離不開特變電工沈變公司近年來的數字化建設實踐。傳統制造業方面,公司采用戰略支撐的方式來進行數字化升級,通過自動化設備、傳感器和信息化系統的建設,實現企業自身經營過程的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在制造服務業方面則采用戰略重塑的方式進行數字化轉型,通過工業互聯網、工業APP等為客戶提供運行、維護、設備管理等方面的數字化服務并反哺提升企業運營能力和質量。特變電工沈變公司由此完成了從 “業務數字化” 到 “數字即業務” 的兩階段轉型,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供應鏈協同效率的提升、資源的優化配置,構建數字化生態,增強市場競爭力。
2024 年底,特變電工沈變公司制定并發布了 “844 數字化轉型戰略”,著力打造 “8 大業務平臺、4 大智能平臺、4 個數字底座”,迭代式建立符合產業的智能體,全方位提升公司的運營效率與競爭力。未來,公司將繼續以“建體系、強組織、少人化、筑基座、搭平臺、創應用”為核心目標,持續深化數字化建設。在工業互聯網蓬勃發展的當下,不斷探索創新,為推動我國制造行業的智能化升級貢獻力量,也為更多傳統制造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可借鑒的樣本與經驗,在工業互聯網浪潮中穩健前行,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