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由四川省文藝傳播促進會主辦的全國冰心散文獎獲獎作家四川采風交流活動(五糧液站)正式啟動。來自全國各地的全國冰心散文獎獲獎作家、貴州省青年文學研究會參會作家、四川省文藝傳播促進會作家等嘉賓齊聚宜賓五糧液生態產業園區,通過實地探訪、座談交流等形式,深入了解中國白酒釀造工藝,感受民族品牌的文化底蘊與時代活力。

此次采風交流活動中,作家們先后走進五糧液酒文化博覽館、安樂泉、五糧液523車間、鵬程廣場等標志性場所,以沉浸式體驗深入感知中國白酒文化的深厚內涵,深化對五糧液匠心傳承的認知。在隨后召開的采風交流座談會上,作家們圍繞此次探訪見聞熱烈交流,坦誠分享所思所感。
“十里酒城蒸霞靄,千年窖泥蘊玄黃。五糧液之園,甑鍋列若青銅甲胄;老窖池之畔,曲蘗壘如赤玉昆侖。拾級而望,穹頂懸日月之輝;俯甕以窺,糟醪涌琥珀之光。匠人赤臂揮锨,恍若搗星煉汞;云甑流珠傾瀑,直教潤肺滌魂。乃知水火相濟,剛柔并蓄;陰陽調和,甘烈兼修。”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中華詩詞學會理事耕夫以詩歌記錄下他此次參觀五糧液的感受。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常務理事、遼寧省作家協會原主席劉文艷表示,實地探訪后更被五糧液釀酒精神、工藝水平與發展成就震撼,這樣的民族企業值得文學界深入挖掘與書寫。
一級作家、《雨花》雜志原主編、中國散文學會原副會長、江蘇省散文學會會長姜琍敏表達了參觀全球最大單體釀酒車間——五糧液523車間后的感受。他認為,五糧液的成功不僅在于精湛工藝,更在于獨特的“精氣神”。酒與文學創作淵源深厚,文人應通過作品挖掘并升華酒文化內涵,五糧液的精神內核具有重要創作價值。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一級作家、編審、《天津文學》雜志原主編張映勤表示,五糧液在發展中始終保持親民特質與品質堅守,這種可持續發展理念令人贊賞。
“五糧液不計成本、堅守傳統釀造美酒的精神,讓人看到中華老字號的迷人魅力。”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理事、中國散文學會理事、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詩歌委員會副主任、安徽散文隨筆學會專職副會長許澤夫表示。
生態散文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原中國散文學會理事、河北省散文學會副會長、滄州市散文學會會長張華北評價五糧液為“中國白酒企業發展的典范”,認為其“歷史文化悠久、企業規模宏大、產品品質一流,體現了中國酒文化傳承的最高水平”,并呼吁優秀作家關注優秀企業,用文字記錄時代先鋒故事。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家,原巴金文學院副院長,現任四川省文藝傳播促進會黨委書記、名譽會長張人士表示,參觀五糧液后深刻體會到“水火相濟”的釀造智慧。他認為,寫作與釀酒類似,既需“熱處理”的創作熱情,也需“冷處理”的打磨沉淀。希望文學工作者能借鑒五糧液的踏實釀酒精神,創作出更多優質作品。
據了解,全國冰心散文獎獲獎作家四川采風交流活動,旨在推動散文文學創作創新、深化川蜀地域文化傳播?;顒悠陂g,作家們深入探訪四川酒韻與紅色記憶,以作家的視角與筆觸,助力優秀文化傳播與文學創作創新發展。(馮明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