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中秋假期疊加,公眾出行出游意愿高漲。據交通運輸部最新數據,假期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超24億人次,創歷史新高。
在這場超大交通流量實戰中,由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聯合高德于9月28日發布的“鷹眼守護”預警系統,為保障公路交通安全暢通,發揮了至關重要的安全預警作用。
據高德統計數據,10月1日至10月8日期間,“鷹眼守護”預警系統累計預警超17.4億次,覆蓋用戶超3.5億人。其中10月1日高德APP活躍用戶數超3.6億人,單日預警量也達到峰值,全天播發預警超2.9億次,覆蓋用戶超0.55億人。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負責人、首席科學家趙晨表示,“鷹眼守護”預警系統在此次假期中展現出全天候、多場景下的穩定預警能力,根源在于其具備強大的事前預警與風險防控能力,系統不僅能在事后為后方車輛提供關鍵秒級預警,更通過實時風險感知與精準預警,實現了從源頭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探索了公路交通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的有效路徑。
假期期間,面對突發的潛在連環追尾事故與惡劣天氣狀況,“鷹眼守護”預警系統均發揮了及時有效的預警作用。
例如10月2日6時50分,某高速公路發生一起車輛碰撞事故,系統在事發第一時刻精準捕捉到異常,立即向后方500米范圍內用戶播報急剎預警,預警持續至7時12分,期間累計向后車播報急剎預警220余次。據事后數據回溯分析,至少200余名駕駛員因及時收到預警而成功避險。
又如,針對廣西西北部、四川東北部、陜西南部等受持續強降雨影響、發布黃色山洪災害氣象預警的區域,系統累計向駕駛員精準播發異常天氣預警近1000萬次,日均播發量約125萬次。
高德相關產品負責人表示,“鷹眼守護系統主要基于單車的多元信號融合,結合群體異常檢測和道路通行狀態監控,應用TrafficVLM(交通視覺語言)模型,在匿名脫敏后對道路和車輛信息進行實時的交通關系刻畫,從此前有一定延遲時間的預警,提升到現在分鐘內的秒級安全守護”。
國慶中秋假期,“鷹眼守護”預警系統在全國范圍內持續穩定運行,針對重大異常事件、彎道對向來車、前方急剎車、前方慢速車、后方快速來車等17類典型駕駛場景進行了全天候監測與預警,基本實現對公路異常事件的秒級感知與精準預警,為假期群眾出行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
趙晨表示,接下來,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與高德將持續推進該技術的推廣應用與迭代升級,努力將“鷹眼守護”預警系統打造成為守護人民群眾出行安全的堅實技術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