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廈門10月18日電(記者 付敏)第二屆全國高校數智思政學術研討會“數智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與實踐”10月18日在廈門大學召開。大會吸引了來自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東北師范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東南大學、中山大學、中南大學等二十余所高校,以及權威期刊報紙編輯部的160余名專家學者參加。
本次研討會設“數智時代思政課建設”“人工智能與高校思政教育”和“教育強國背景下思政引領力”三個分論壇以及圓桌論壇,與會專家圍繞“數智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路徑與實踐經驗”議題展開深入的研討。
廈門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林東偉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智技術正深刻改變高等教育形態,也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與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與空間。廈門大學近年來持續探索思政課改革創新,構建“專題教學+網絡教學+實踐教學”三位一體教學模式,推動慕課、微課、云課堂等數智化教學形態發展,建設虛擬仿真實驗課程,打造“行見八閩”等實踐品牌,積極推動思政課在數智時代的轉型與升級。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北京科技大學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長馮剛在主旨報告中指出,數智時代的思政教育應緊密結合現實生活,從物質到精神層面引導學生理解社會與自我。他認為要善用新技術豐富課堂,同時堅持教師主導性和學生主體性不可替代。
本次會議由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思想道德建設專業委員會、北京科技大學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全國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廈門大學)和廈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