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長假,“家”與“國”浪漫地撞了個滿懷。中秋的月光,溫柔地灑向每一張團圓的餐桌;國慶的歌聲,回響在每一片沸騰的熱土。
這種時序的巧合,更像一個意味深長的隱喻:家的“小確幸”,從來都與國的大進程同頻共振。
剛剛過去的九三閱兵,仿佛還在眼前。鐵流滾滾、戰機呼嘯,展示出一個古老民族在復興征程上,重塑自我的意志與決心:今日之中國,有強大底氣守護每一扇窗后的燈火安瀾,有堅定意志捍衛14億多人的歲月靜好。
今夜,我們腳踏堅實大地,仰望中秋明月,盡享萬家燈火的安寧祥和。這份歲月靜好,是祖國給我們最深沉、最堅實的承諾。

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國旗儀式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在這個國慶中秋雙節,這份“硬核”承諾,是即將圓滿收官的“十四五”規劃具象化。
這五年,是不斷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的奮進歷程。我們頂住“脫鉤斷鏈”的逆境壓力,鍛造了產業鏈供應鏈的更強韌性,新質生產力發展壯大,新發展格局加速形成,中國式現代化步穩蹄疾……
102項重大工程,預計超35萬億元經濟增量,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新賽道……每一個具體的數字和敘事背后,都是一份份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興旺的鄉村產業、更智慧的城市脈搏、更多元的機會賽道、更寬廣的向上之路……

6月29日,汽車運輸船在山東港口煙臺港裝運出口汽車。新華社發(唐克 攝)
收官,往往是下一個華彩樂章的序曲。“十四五”的精彩答卷,為這片土地進一步夯實了物質基礎,“十五五”的宏偉畫卷,正等待我們以更磅礴的筆觸揮毫潑墨。
這不是一場簡單的增長接力賽,而是一次發展范式的深刻躍升。它要求我們超越對“量”的路徑依賴,轉向對“質”的更高追求。它關乎現代化建設成果如何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關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文明覺悟,也關乎一個五千年文明古國,如何在建設更美好世界的進程中,提供獨特的中國智慧與方案。
中秋的明月,積蓄走向新周期的動能;國慶的樂章,吹響新征程的號角。

9月29日,在重慶市北碚區勉仁小學喜迎國慶主題教育活動現場,孩子們和國旗合影。新華社發(秦廷富攝)
個人的命運軌跡,如此清晰而緊密地與國家的歷史進程交織在一起。每個人的奮斗,都是國家發展的鮮活注腳;國家的宏偉藍圖,也為每個人的夢想撐起了翱翔的蒼穹。
腳步所至,皆是征程。在個人奮斗與國家宏圖中,讓我們雙向奔赴,以頭頂明月,敬山河無恙;以心中赤誠,赴未來之約。
家國同夢,月圓人安。我們的征途,是更遠的星辰大海……
策劃:令偉家
統籌:何險峰、繆異星、劉雅萱
記者:令偉家、李代祥、朱斯哲
題圖漫畫:潘紅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