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腐敗高壓態勢下,不少貪腐官員仍大肆收受巨額現金,并絞盡腦汁修煉“藏金術”,企圖掩蓋罪行、逃避監督。
2025-05-29
校園餐盤里容不下一條蛆蟲,更容不下半分懈怠與僥幸。
2025-05-27
近日,上海新華路隧道成了新晉“網紅拍照打卡點”,在隧道出入口處裝有明顯禁止行人進入標志的情況下,仍有不少人在夜晚進入..
2025-05-26
一張特殊的畢業照,一堂學校之外的最后一課,令人動容,也引人深思。
2025-05-19
受訪人士認為,當前對MCN機構的監管滯后于行業發展速度,放任其“野蠻生長”將擾亂網絡輿論秩序,應盡快對其行為作出明確規范..
2025-05-14
今年一季度國民經濟數據發布,亮眼數據顯示出創新引領作用增強,新動能加快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釋放澎湃活力。
2025-05-12
春耕備耕時節,半月談記者接到基層線索反映,部分所謂“農技專家”通過社交平臺等渠道“傳道授業”,有的在傳遞錯誤信息的同時,..
2025-05-12
企業只有從“卷價格”“卷營銷”向“卷技術”“卷服務”過渡,才能贏得用戶青睞,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2025-04-30
“新疆發布”既不回避“轉正”呼聲,又不迎合過度期待,而是用清晰邏輯拆解規則,詳細說明輔警轉正的三種主流途徑,強調“逢進必..
2025-04-29
有人認為勞動者可以獲得更多休息時間,有人認為取消“大小周”可能會降低工資收入,甚至造成“隱性加班”,治標不治本。
2025-04-29
“手速不夠,外掛來湊”——在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中流行的這一句調侃語,揭開了一場隱秘的“科技競賽”:..
2025-04-27
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的信任,將老年大學當成推銷商品的“大賣場”。
2025-04-25
當人工智能成為寫作“好手”,人們還會去閱讀嗎,閱讀還有意義嗎?
2025-04-23
要理性看待情緒消費,推動這一新興領域在健康、規范的軌道上發展,使其真正成為一種積極的情感支持模式。
2025-04-22
近日,北京地鐵5號線上一男子因多次辱罵他人被行政拘留的事件,引發了大家對公共空間不文明行為的熱議。
2025-04-21
日前,陜西秦嶺一峪口張貼警告牌稱,該地從2023年至今已有9位游客、“驢友”失聯,引發社會關注。
2025-04-21
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在持續嚴控樓堂館所建設的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為追求政績和面子,從興建樓堂館所轉而加碼建設會展場..
2025-04-18
文博講解本是向大眾普及歷史文化知識、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好機會,怎么就變味兒了?
2025-04-17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四部門近期聯合發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下稱《辦法》),并同步出臺配套強制性國家標準。..
2025-04-16
“一賽定乾坤”導向之下,教育資源向少數參賽選手傾斜,普通學生的實踐機會顯著減少;教學內容側重于短期技能訓練,忽視學生的..
2025-04-15
近日,國外網紅“甲亢哥”的中國行引發關注,重慶榮昌人林江也隨之成功“出圈”。林江一路從成都、重慶、深圳、香港、長沙五座城市..
2025-04-14
霓虹閃爍處,往往窺見城市治理真章。
2025-04-10
當情緒管理、人生管理成為青年人的一種追求,“松弛感”一詞引發廣泛的情感共鳴,體現出新生代青年對社會生活的重新審視與調..
2025-04-10
一場場無剪輯、無濾鏡的“馬拉松”式直播,在海外社交平臺掀起了“中國熱”。
2025-04-09
“點11個菜,僅2個菜基本吃完”“平均每桌倒掉1/3菜品,年年有余成了‘年年浪費’”……盛宴緣何多“剩宴”?舌尖上的浪費究竟怎么治?
2025-04-09
近期,半月談記者走訪多所高校發現,“破五唯”改革成效顯著,但不少“青椒”(高校青年教師)在更多樣的考核標準要求下,壓力卻不..
2025-04-07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注重傾聽市場聲音,協同推進政策實施和預期引導,塑造積極的社會預期。
2025-04-07
破除節日“偽民俗”,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2025-04-03
人居環境整治本是改善民生的惠民工程,卻在執行中變形異化為“刷白墻”的形式主義表演,暴露出少數干部將“領導滿意”凌駕于“..
2025-04-01
伴隨著鮮花的盛放,各地的“賞花經濟”也逐步升溫。
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