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廣州6月27日電(盧鑒 孫飛)廣東汕尾是全域革命老區,荔枝是當地種植面積最大的特色水果,種植面積達25萬畝。近期,汕尾晚熟荔枝迎來集中上市時節。通過提前布局營銷、 科技提質培育新品種、文旅融合擦亮全球品牌等舉措,汕尾推動荔枝“土特產”走向四海九州,交出“百千萬工程”“甜蜜答卷”。
百業助力 全鏈條布局營銷實現產銷兩旺
汕尾荔農收獲荔枝。新華網發(汕尾市委宣傳部 供圖)
在海豐縣赤坑鎮,這里是汕尾市荔枝種植規模最大的鎮,種植面積約為3.5萬畝,年均產值超3億元,產銷規模穩居汕尾市首位。
在該鎮的廣東鼎豐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收購點,一位果農林先生說,今年荔枝產量不錯,他今天拉來約2000斤荔枝,這里收購的價格穩定。
鼎豐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采購代表孫惠燕說:“我們一天的收購量有13至14萬斤,對優質的果子我們會以相對高的價格收購保障農戶利益。”
產銷兩旺的現象離不開汕尾提前布局產銷對接,構建“線上線下融合、國內國際聯動”的立體營銷網絡:在線上,通過對接電商平臺開展直播帶貨;在線下,汕尾在海豐赤坑鎮等地設立30多個收購服務點。
6月25日在廣州舉辦的“文化賦能 百業助荔”,服務“百千萬” 助“荔”公益行動(汕尾站)現場,順豐集團發布助農計劃,廣東中荔農業集團與汕尾市荔枝龍眼協會合作簽約,多方攜手打通荔枝銷售鏈路。
汕尾市農業農村局數據顯示,今年汕尾全市荔枝預計總產量10萬噸,目前已落實訂單超4.5萬噸,呈現產銷兩旺態勢。
科技提質 助力荔枝品質品種“雙提升”
中國荔枝看廣東,特色荔枝在汕尾。在今年汕尾荔農主栽品種中,鳳山紅燈籠、仙進奉等特色品種占比在逐步提升,今年產量有望突破1萬噸。
近年來,汕尾對接華南農業大學、省農科院專家團隊,不斷培育新品種,推動汕尾荔枝實現品種和產量“雙提升”。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陳厚彬說:“荔枝等農產品果園的宜機化改造是未來廣東荔枝出口‘提質’的重要路徑。通過對果園進行適應機械化改造,對每株荔枝樹建立數字化檔案,我們能成倍地提升果園管理效益,推動育種和品質改良。”
汕尾市荔枝龍眼協會秘書長柯曉江說:“汕尾荔枝眾多新品種之中,鳳山紅燈籠較為出名。該品種果肉爽脆細嫩,裂果率低。”
汕尾荔枝“紅嵄荔”新品種。新華網 伍嘉煒 攝
6月25日,在“文化賦能 百業助荔”,服務“百千萬” 助“荔”公益行動(汕尾站)現場,汕尾發布“紅嵄荔”新品種。據介紹,它具有果色鮮艷、豐產穩產、耐儲運可遠銷等特性。
文旅融合 品牌“上新”讓荔枝香飄全球
在陸豐市河東鎮青山村“理想荔園”里,村里的青年創業團隊用集裝箱彩繪打造荔枝主題街區,引入荔枝文創產品,還將非遺戲曲與荔枝文化節結合,讓“陸豐非遺飄出荔枝香”。不少周末來旅游的外國游客被深深吸引。
赤坑荔枝生態文化公園。新華網發(汕尾市委宣傳部 供圖)
通過文旅融合,汕尾荔枝全球知曉度在提升,“鳳山紅燈籠”“紅嵄荔”“遲美人”等品種受到國際市場青睞。
目前汕尾荔枝出口已連續三年保持穩定增長,年出口量70噸。2025年,汕尾新增2個出口備案基地,總出口備案基地數達4個。
汕尾農業農村局數據顯示,汕尾荔枝今年出口量預計突破200噸,較去年有望增長超400%。
廣東省商務廳市場處一級調研員歐陽要明表示,汕尾作為粵東荔枝核心產區,荔枝品種豐富多樣,特色鮮明,要以“文化賦能,百業助荔”,“服務‘百千萬’助‘荔’公益行動”系列活動為契機,鼓勵多方合作推動汕尾荔枝走向四海九州。
汕尾市委書記逯峰表示,當前,汕尾正認真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切實增強推進“三農”工作和“百千萬工程”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不斷開創汕尾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在 “百千萬工程” 等政策推動下,汕尾GDP五年平均增速5.5%,增速居全省第一;市場經營主體增速及“個轉企”戶數均位列全省前列;城鄉居民收入增速在全省已連續三年排在第一位,民生福祉顯著提升。汕尾將發揮縣域產業平臺作用,扎實做好“土特產”“農文旅”文章,促進農民致富、集體增收,讓革命老區的群眾共享“百千萬工程”發展的紅色果實,推動汕尾荔枝走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