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評論員 秦黛新
近日,又一起追星亂象觸動了公眾的隱憂。演員劉某某在某地高鐵站遭遇大量“私生飯”圍堵,現場人群推搡擁擠,還有人在跟隨拍照過程中摔倒。這一場景再次暴露了追星文化的失序,更敲響了公共空間安全管理的警鐘。
高鐵站作為重要的公共交通場所,其秩序維系關乎無數旅客的安全與利益。圍堵事件不僅干擾了車站的正常運營,更可能引發踩踏等嚴重安全事故。部分粉絲群體只顧自己追星,卻漠視公共規則,置他人和公共安全于不顧,造成了極大的安全隱患。更令人擔憂的是,此類事件早已并非個例。近年來,從機場到酒店,從錄制現場到私人住所,“私生飯”的越界行為時有發生,跟蹤、偷拍、圍堵等手段層出不窮,已然演變為一個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
“私生飯”亂象的蔓延,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方面,在流量經濟和粉絲經濟的驅動下,部分利益方有意無意地鼓勵和利用這種過度追捧,通過販賣明星行程、制造近距離接觸機會等方式牟利。另一方面,社交媒體的發達使得追逐行為能夠獲得即時反饋和關注,進一步刺激了這種非理性行為的產生。再加上部分年輕群體界限意識的缺乏和法律意識的淡薄,最終導致了公共場合的失序現象。
表達對明星的喜愛本身沒有錯,但任何追逐都不應以犧牲公共安全和他人權益為代價。
治理追星亂象,不僅要合理引導,更要對違法違規行為明確亮出“紅牌”。明星人物應當主動引導粉絲遵守公共秩序,拒絕接受任何通過非正常渠道獲得的關注,避免通過泄露行程等方式變相鼓勵接機、接站等圍堵行為;社交媒體平臺也需加強內容審核,對過度追星行為內容予以抵制。更為重要的是,對于嚴重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侵犯他人隱私和人身安全的行為,有關部門應當依法予以懲處,只有讓規則長出牙齒,才能有效遏制這種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真正的喜愛是保持恰當距離的欣賞,真正的支持是維護偶像社會形象。全社會亟待重塑理性追星的文化氛圍,在尊重公共秩序的前提下,理性表達自己的喜愛與支持。只有當追星行為從線下的物理圍堵轉向線上的精神共鳴,從無序的瘋狂追逐轉向有序的作品支持,粉絲文化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