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7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決議,將西夏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25-07-21
隨著AI技能的提升,年輕的職場人會做出“自我進化”,更好地馴服AI成為職場幫手,而不是陷入因“自我退化”而被取代的恐懼。
2025-07-21
作為全國知名的自行車生產基地,河北省邢臺市不止步于銷售產品,正謀劃建設“自行車之城”,逐步完善騎行基礎設施,讓制造業與..
2025-07-21
從北京新文化街往北穿過鬧市口中街,步入文華胡同深處,灰墻黛瓦、飛檐翹角間,北京李大釗故居靜靜矗立。院落西側,李大釗半身..
2025-07-21
重疾險作為幫助家庭抵御重大疾病帶來的財務風險的工具,卻頻繁因為合同晦澀難懂、理賠難引起社會輿論關注。
2025-07-21
當年輕人將社交視為工作中的負擔,將“斷親”(阻斷非必要的親密關系)作為應對職場社交的手段時,他們已通過“去情感化”為工作..
2025-07-21
幾年前,山東省濰坊市峽山生態經濟開發區的小升初學生流失率高達80.29%,不少家長寧愿遠走租房也要帶孩子去外地上學,峽山..
2025-07-18
2024年,電影《年會不能停》中有一句經典反諷臺詞:“加班,是彰顯工作態度的方式。”在快節奏的經濟社會中,年輕職場人曾是“拼命..
2025-07-18
當前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加速期,基層治理面臨前所未有的復雜局面。浪潮澎湃的數字技術,擦出了治理變革的希望火花,“智能+..
2025-07-17
1.8元買一把刷子,卻索要2000元賠償;街區賣同款花灑的多家店鋪都因水效標識被投訴……一些以牟利為目的的職業索賠人瞄準小..
2025-07-16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一千多年前陶淵明田園詩里的情境,正成為當代越來越多年輕人在網絡游戲世界中尋求的生活日常。種..
2025-07-14
當下,一群敢于撕掉職場既定劇本的新生代,正用實際經歷瓦解傳統職業規劃與分層,在新浪潮中開辟出“人生是曠野而非軌道”的..
2025-07-11
除傳統的兒童用品消費火爆外,越來越多成年人“闖”入童趣消費領域,為懷舊情懷買單,“玩”出消費新熱力。
2025-07-09
半月談記者近日走訪發現,面對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過程中出現的“表里不一”“治標難治本”等現象,部分基層干部仍然陷入說..
2025-07-08
“三體計算星座”到底是什么,又意味著什么,來聽聽主導這一發射計劃的之江實驗室里的科學家們怎么說。
2025-07-07
多學科專家指出,過度依賴電子產品可能導致“腦腐”,即因長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發的認知衰退與腦功能損傷。
2025-07-07
走進浙江省金華市磐安縣安文街道墨林村,隨處可見來游玩的年輕人。近年來,該村發揮短視頻高流量、低成本的傳播優勢,通過布..
2025-07-07
半月談記者近期調查發現,線上線下有眾多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機構,填報志愿的價格從近千元到上萬元不等。大部分機構宣稱能破..
2025-07-03
人工智能時代,教育模式正在加速重構。這將對學校、家庭帶來哪些影響和挑戰?面對瞬息萬變的未來,我們該培養孩子什么樣的能..
2025-07-02
作為拓展人類能力邊界的“外骨骼”,具身智能的技術裂變究竟還有多遠?
2025-07-02
夜市上,城市煙火與杏林藥香交融,各類創新形式讓中醫藥文化變得清新有趣,年輕群體結伴逛中醫藥夜市追求健康養生成為新風..
2025-06-30
有誰愿意想一想,自然界中的元素,如果施以超強的高壓,會發生怎樣根本性的變化?
2025-06-30
在江西景德鎮,經過精心改造,一座歷經歲月洗禮的廢棄老瓷廠華麗轉身為充滿創意與活力的青年造夢廠——陶溪川文創街區。
2025-06-30
當AI可以提供更好的情緒價值,現實的親密關系和真實的人,又該何去何從?
2025-06-27
如何理解、看待、助推新一輪城中村改造,半月談記者深入多個超大城市展開調研。
2025-06-25
半月談記者在基層調研發現,部分地方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出現“數據交差”苗頭,把數據達標等同于工作完成,滋生諸多數據“..
2025-06-24
近期,離境退稅優化政策正在帶動越來越多外國游客專程來中國“買買買”,助力“入境流量”變為“消費留量”。
2025-06-23
這種困局,不僅源于多種因素導致的生源流失、師資匱乏,更深層的問題在于,一些鄉村學校正與鄉村漸行漸遠,鄉村教育逐漸喪失..
2025-06-23
動輒數百元的學步鞋何以備受家長青睞?這類熱銷產品到底是“玩概念”還是“真實用”?
2025-06-23
“我在XX很想你”換個地名就能全國通用,“想你的風”成了同質化的最佳注腳。
2025-06-23